-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9分)氢气是工业上重要的原料。
(1)氢气用于工业合成氨 N2(g) + 3H2(g) 2NH3(g);ΔH =" -92.2" kJ·mol-1。
①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t2 ﹑t4 ﹑t5﹑t7时刻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t2 t4 t5 t7 。
②温度为T℃时,将2amolH2和a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此时放出热量46.1 kJ。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2)在容积相同的两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中分别加入1mol及2mol碘化氢待反应:2HI(g)H2(g)+I2(g) 达到平衡后,平衡时I2的浓度c(I2)A c(I2)B ;平衡时HI的分解率αA αB ;平衡时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A B (填写“>”“<”“=”)
正确答案
(9分)(1)①t2增大N2或H2的浓度t4 加入催化剂
t5 减小NH3浓度 t7 降温 ② 4.0 (2分)
(2) < ; = ; = (其余1分1空)
(1)①t2时刻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说明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t4时正逆速率等倍数增大,说明了是加了催化剂;同理,t5是减少了产物浓度所致;t7时,正逆速率都减小,且相对正反应速率大,说明正向移动,应该是降低温度所致。
②N2(g) + 3H2(g) 2NH3(g);ΔH =" -92.2" kJ·mol-1
0.5a 1.5a a -46.21kJ
可知:a=1,
N2(g) + 3H2(g) 2NH3(g)
初始n: 1 2 0
△n: 0.5 1.5 1
平衡n: 0.5 0.5 1
由
(2)可用下图来示意
初始态 平衡
可把B的容积扩大一倍,虚拟出一个B的平衡状态,它应该与A的平衡状态相比:除了体积大一倍以外,其它诸如各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完全符合,再把这个虚拟出的状态压缩到最终态,由于平衡两边的气体系数和相等,故平衡不移动,但各物质浓度应该是A平衡状态的两倍。
(9分)氨氧化法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4NH3(g) + 5O2(g) 4NO(g) + 6H2O(g)
⑴①该反应的熵变△S 0(填“>”、“<”或“=”)。
②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H 0(填“>”、“<”或“=”)。
⑵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 (选填序号)。
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①反应在第 2 min 到第 4 min 时,反应速率υ(O2) = ;
②反应在第 2 min 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只写计算结果,不标单位)。
正确答案
(9分)⑴ ① > (1分)。 ② <(1分)。 ⑵ C (2分。填错或多填0分。)。
⑶ ①0.75 mol·L-1·min-1(2分。没写单位扣1分。)
②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1分。两种条件都填也可);
3.0mol/L(2分。有效数字错误或单位错误、没写单位扣1分。)
略
(16分)下图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I.已知该产业链中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K=,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CH3OCH3。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 △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 +H2O(g) △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H3=-41.2kJ·mol-1
(1)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 1.0(填“>”、“<”或“=”)。
(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 mol/L,c(H2)=2.4 mol/L,5 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 mol/L,c(H2)=a 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 mol/L,a= mol/L。
(3)为了寻找合适的反应温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每次试验保持原料气组成、压强、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试验结果如图.C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其原因是 .
(4)“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正确答案
C(s)+H2O(g)CO(g)+H2(g)(2分)
(1)3CO(g)+3H2(g)CH3OCH3(g)+CO2(g) ΔH=-246.1 kJ·mol-1(2分);
>(2分)
(2)0.1mol/(L·min) (2分);5.4 (2分)
(3)温度低于240℃时,CO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高于240℃时,CO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分)
在较低温时,各反应体系均未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速率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率增大,CO的转化率也增大;在较高温时,各反应体系均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限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2分)
(4)CH3OCH3+3H2O-12e-=2CO2+12H+(2分)
略
(12分)t℃时,将3 mol A 和1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发生反应:3A(g) + B(g)4 C(g) 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并测得C 的浓度为0.4 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到平衡状态时,B 物质的转化率α(B) = _____________,
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
(3)若继续向原混和物质通入少量氦气后(设氦气不与A、B、C反应),化学平衡____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不移动。
(4)若向原平衡中再充入a mol C,在t℃时达到新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
n(B) = ___________________ 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该满足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0.2mol/(L·min-1),(2)20% ,1/27=0.037 (3)C
(4)(0.8+0.2a) (5)n(A)=3n(B),n(C)>0
(1) 2min时C的浓度为0.4 mol/L,所以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1)。
(3)通入少量氦气后,体积不变,故A、B、C的浓度不变,因此平衡不移动。
(4)再充入a mol C,相对于又充入了3/4amolA和1/4amolB,因为反应前后体积,而此时A和B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仍然满足3︰1,故平衡与最初的平衡等效,因此B的转化率还是20%,故达到新平衡,B的物质的量为(1+0.25a)mol×80%=(0.8+0.2a)mol。
(5)根据(4)的分析可知只要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3︰1即可。
(10分)如图Ⅰ,在恒压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 A和2 mol B,起始时容器体积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 A(?)+B(?)x C(g);ΔH<0
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C的物质的量为 y mol。
⑴根据题中数据计算,x =_________、y =_________;
⑵如图Ⅱ,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N中发生上述反应(其它条件相同),测得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t0时达平衡),平衡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为z mol。由于反应物A、B的状态未知,则z和y的大小也不确定,请在下表中填入A、B的状态与z、y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仿照情形①、可不填满):
正确答案
⑴x =2 y =1.6 (4分)
⑵(A、B的状态合起来算一格,每格1分,共6分)
(1)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一般采用三段式,即
2 A(?)+B(?)x C(g)
起始量(mol) 2 2 0
转化量(mol) 2y/x y/x y
平衡量(mol) 2-2y/x 2-y/x y
所以有(2-2y/x)︰(2-y/x)︰y=1∶3∶4
解得x=2,y=1.6
(2)根据图像可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增大的。如果AB都是气体,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即在反应过程中压强也是减小的,所以Ⅱ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I中反应的转化率,即z <y,而BC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确定;如果A不是气体,B是气体,则要满足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则M(B)<M(C)。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即在反应过程中压强也是增大的,所以Ⅱ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I中反应的转化率,即z <y。
(6分)(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CO2(g)十H2 (g),△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 mol/(L·min),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2)T ℃(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 状态;c1 0.08 (填 “>”、“<”或“=”)。
②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下同),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
a.增加了水蒸气的量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的浓度
正确答案
(6分)(1)0.03,1 (2)平衡,>,d,a
略
(14分)(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可逆反应进行得越完全,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0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 (g)CO2(g)+H2 (g) △H<0
CO和H2O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下图(a)所示,则:
① 0-4min间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 mol•L-1•min-1
②在8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表达式及数值);C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
图(a)
③在800℃时,若反应开始时此容器中C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20 mol/L和0.80 mol/L,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c(Mg2+)后者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减小
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和在20mL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相等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可能转化为MgF2
E.25℃时,某饱和Mg(OH)2溶液中c(Mg2+)=0.0561mol·L-1,则溶液的pH=9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有效碰撞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C.勒夏特列原理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D.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率的有效方法
E.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正确答案
(14分)
(1)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分)
(2) ① 0.03 (2分)②(2分);60% (2分)。③ 80%(2分)[
(3)ACDE(3分,错、漏1个倒扣1分,扣完为止)
(4)B、D(2分)
略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
FeO(s)+ CO(g) Fe(s)+ CO2(g) ΔH>0。已知1100℃时,K=0.26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平衡常数K值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c(CO)=0.1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__________(填“已”或“没有”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此时化学反应速率V正 _____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正确答案
(1)K= (2)增大(3)没有;大于
试题分析:(1)铁和氧化亚铁都是固体,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增大。(3)c(CO2)/c(CO)=0.25
点评:某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商(Q):若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8分)在537℃、101KPa 时,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 1mol O2,此时容器的体积为200L。向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固体)并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平衡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为91%。试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温度和压强不变,若向容器中只充入2mol SO3并加入固体催化剂。则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是 ,容器的体积为 L。
(2)若温度和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平衡时的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 KPa。
(3)温度仍保持537℃,容器体积保持200L不变(恒容)。充入a molSO2、b molO2,并加入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仍为0.91,体系压强为101KPa。若a:b=2:1,则a= 。
正确答案
(1)60% 137(2)69(3)2.91
试题分析:(1)充入2mol SO2、 1mol O2和只充入2mol SO3是等效平衡。
2SO3(g) 2SO2(g)+O2(g)
始(mol) 2
变(mol) 2x 2x x
平(mol)2-2x 2x x
由三氧化硫体积分数为91%得x=18/291。二氧化硫体积分数为60%,容器体积约为137L。
(2)若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压强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比。气体压强约为69KPa。
(3) 2SO2(g)+O2(g)2SO3(g)
始(mol) 2b b
平(mol)2b-2x b-x 2x
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为3mol,三氧化硫体积分数为91%,所以x=1.365mol,a=2.91mol。
点评:化学平衡计算列出起始、变化、平衡各物质物质的量即可解答。
(10分)在一定条件下的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试填出:xA+yBzC
(1)若A、B、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x+y与z关系是_____ __;
(2)若A、C是气体,且x+y=z,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可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是向 方向移动;
(3)若B、C是气体,A是固体,增大A的浓度,平衡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4)若升高温度后,C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若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加入催化剂,平衡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正确答案
(1)x + y > z (2)逆(3)不移动 (4)放热 (5)不移动
试题分析:(1)A、B、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所以x + y > z。
(2)x+y=z,所以z>x,A、C是气体,所以加压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增大固体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4)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5)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点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