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平衡
- 共20016题
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已知0.5 mol甲烷和0.5 mol水蒸气在t ℃,p k 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合成氨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将生成的氨从混合气体中即使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氨后的氮气和氢气循环利用,同时补充氮气和氢气。请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说明采取该措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75%时,以5.60×107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____________ L 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4)已知尿素的结构简式为,请写出两种含有碳氧双键的尿素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CH4(g)+H2O(g)CO(g)+3H2(g);△H=2a kJ/mol
(2)增大氮气和氢气的浓度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减小氨气的浓度,增大氮气和氢气的浓度都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1.12×108
(4)①②
(10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④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BC; ②K=c2(NH3)·c(CO2)=(2c/3)2(1c/3)=1.6×10-8(mol·L-1)3
③增加; ④>,>。
(2)④0.05mol·L-1·min-1;
⑤25℃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试题分析:(1)①A.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反应进行则压强增大;C.恒容,反应进行则密度增大;D.反应物是固体,NH3的体积分数始终为
② NH2COONH4(s)2NH3(g)+CO2(g)
平衡浓度 2c c
3c=4.8×10-3mol/L,c=1.6×10-3mol/L。
K= c2(NH3)·c(CO2)=(2c)2×c=1.6×10-8(mol·L-1)3
③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
(2)④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v==0.05mol·L-1·min-1;
⑤25℃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点评:c-t图象中,曲线的斜率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写出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 。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
a 0.20mol·L-1 b 0.12 mol·L-1
c 0.10 mol·L-1 d 0.08 mol·L-1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向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1) 50% (2)a、c (3)向正反应方向;不变(4)如右图:
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0mol/L,所以消耗氢气的浓度是0.15mol/L,则氢气的转化率是0.15mol/L÷0.3mol/L×100×=50%。
(2)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改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但由于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是100%,所以氨气的浓度不可能超过0.20mol/L,即答案选ac。
(3)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所以平衡常数是不变的。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的瞬间,氨气的浓度变为0.2mol/L。由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最终的图像应该是
点评:在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时,应该依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同时要根据具体的化学反应具体、灵活分析。
(8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向 方向移动。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字母)。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正确答案
(1) ; 减小 ; 逆反应 ; (2)
mol/(L·min) ;
(3)BC ; (4)Cu2O+CO2Cu+CO2
试题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根据图像可知,升高温度,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这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因此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2)由图象可知,在500℃时,时间达到t(B)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为n(B),其浓度是mol/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
mol/L,所以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mol•(L•min)-1。
(3)其他条件不变时,将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容器的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平衡向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多,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小,但由于体积减小,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反而增大,因此正确答案选BC。
(4)由于CO能和氧化亚铜反应Cu2O+CO2Cu+CO2,所以加入二氧化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抑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维持Cu2O的量不变。
如图所示,将4molSO2和2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ΔH < 0。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4.2mol。若SO2、O2、SO3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用a、b、c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达到平衡状态A的容器中通入少量O2,体系中S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若要使SO2的体积分数再变到与平衡状态A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
(2)若起始时a =1.2mol,b=0.6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相同,则起始时
c的取值为__________。
(3)若要使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平衡状态A相同,则起始时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减小;通入适量SO2;给体系升温
(2)任意值
(3)3.6
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 ;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
(3)该反应的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③升温,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2)40%(或0.4);0.06mol/L
(3)>;升温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0.009mol/(L·min)
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有多种。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 +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
②30 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③若30 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
△H______0(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 160 kJ/mol
③H2O(g)=H2O(l) △H=-44.0 kJ/mol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0.56;②减小CO2的浓度;③<
(2)CH4(g)+2NO2(g)=N2(g)+CO2(g)+2H2O(l) △H=-955kJ/mol
(3)NO2+NO3--e-=N2O5
在一定温度下有甲、乙两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两容器容积保持不变)。
(1)向甲容器中通入3 mol N2和4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amol。此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用含有“a”的表达式表示)。若在达到平衡状态的甲容器中通入少量的N2,则达到新平衡时,体系中N2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若起始时,向乙中通入6mol N2和8mol H2,达到平衡时,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b mol, (选填“>”、“<”或“=”)。
正确答案
(6分,每空2分)(1) a /(7-a);增大 (2)<
(1)生成NH3a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氮气和氢气分别是0.5amol和1.5amol,则剩余氮气和氢气分别是(3-0.5a)mol、(4-1.5a)mol,所以氨气的体积分数是。增大氮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氮气的转化率降低,所以氮气的含量增大。
(2) 若起始时,向乙中通入6mol N2和8mol H2,则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氧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b大于2a,即<
。
(14分)已知CO2、SO2、NOx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环境治理,使我们周围的空气更好。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反应混合体系
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曲线上
点均为平衡状态)。由图可知:
①2SO2(g) + O2(g)2SO3(g)的△H____0(填“>”或“<”),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若温度为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_______v(逆)(填“>”、“<”或“=”);
③硫酸厂的SO2尾气用过量的氨水吸收,对SO2可进行回收及重新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④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其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只要求写一种);
(2)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其前半部反应方程式为:
2CO+2NO 2CO2+N2。它的优点是 ;
(3)有人设想用图所示装置,运用电化学原理将CO2、SO2转
化为重要化工原料。
①若A为CO2,B为H2,C为CH3OH,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②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科研人员希望每分钟
从C处获得100 mL 10 mol/L H2SO4,则A处通入烟气(SO2
的体积分数为1%)的速率为 L/min(标准状况)。
正确答案
(14分)
(1)① < ;(1分) 向左;(1分) ② > ;(2分)
③ SO2+H2O+2NH3 =(NH4)2SO3 、
(NH4)2SO3+H2SO4 =(NH4)2SO4+SO2↑+H2O ;(2分)
④(NH4)3PO4(或(NH4)2HPO4 、NH4H2PO4);(2分)
(2)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2分)
(3) ① CO2+6H++6e-= CH3OH+H2O ;(2分) ② 2240 。(2分)
试题分析:(1)①根据图可判断随温度升高,三氧化硫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向是放热反应,△H<0;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使容器体积增大,各物质浓度均减小,相当于体系减小压强,平衡向左移动;
②若温度为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三氧化硫的转化率未达平衡状态的转化率,所以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
③SO2尾气用过量的氨水吸收,先生成亚硫酸铵,再与硫酸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NH3 =(NH4)2SO3 、(NH4)2SO3+H2SO4 =(NH4)2SO4+SO2↑+H2O ;
(2)它的优点是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3)①若A为CO2,B为H2,C为CH3OH,则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是C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醇,电极反应式为CO2+6H++6e-= CH3OH+H2O;
②A为SO2,则SO2+2H2O-2e-=H2SO4+2H+,每分钟从C处获得1mol H2SO4,则需要二氧化硫是22.4L(标准状况),SO2的体积分数为1%,所以A处通入烟气的速率是22.4L/min÷1%=2240L/min。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TaI4(g)+S2(g) ΔH>0(I)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若K=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1 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2晶体,则温度T1________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成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1,则该温度下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________mol·L-1,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
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1)[c(TaI4)·c(S2)]/c2(I2) 66.7% (2)< I2 (3)淀粉 I2+H2SO3+H2O=4H++2I-+SO42-
(4)1×10-12 增大
结合题给可逆反应的特点,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问题。
(1)反应(Ⅰ)中,TaS2为固体,则平衡常数表达式K=[c(TaI4)·c(S2)/c2(I2)]。设平衡时,I2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则有
TaS2(s)+2I2(g)TaI4(g)+S2(g)
起始/mol 1 0 0
转化/mol x 0.5x 0.5x
平衡/mol 1-x 0.5x 0.5x
此时平衡常数K为1,则有[(0.5x)·(0.5x)]/(1-x)2=1,从而可得x=2/3 mol,I2(g)的转化率为(2/3 mol)/1 mol×100%≈66.7%。
(2)由题意可知,未提纯的TaS2粉末变成纯净TaS2晶体,要经过两步转化:①TaS2+2I2=TaI4+S2,②TaI4+S2=TaS2+2I2,即反应(Ⅰ)先在温度T2端正向进行,后在温度T1端逆向进行,反应(Ⅰ)的ΔH大于0,因此温度T1小于T2,该过程中循环使用的是I2。
(3)淀粉遇单质I2显蓝色,利用I2溶液滴定H2SO3时,常用淀粉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H2SO3+H2O=4H++2I-+SO42-。
(4)H2SO3的电离常数Ka=[c(HSO3-)·c(H+)]/c(H2SO3)=1×10-2 mol·L-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10-14mol2·L-2,综上可得Ka=[c(HSO3-)·KW]/[c(H2SO3)·c(OH-)]。NaHSO3溶液中HSO3-的水解反应为HSO3-+H2OH2SO3+OH-,则水解平衡常数Kh=[c(H2SO3)·c(OH-)]/c(HSO3-)=KW/Ka=(1×10-14mol2·L-2)/(1×10-2mol·L-1)=1×10-12mol·L-1。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I2,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c(HSO3-)减小,HSO3-的水解程度增大,c(H2SO3)/c(HSO3-)将增大。
点拨:知识:平衡常数及转化率;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氧化还原滴定及指示剂的选择;电离平衡常数和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能力: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简单计算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