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高锰酸钾氧化HCl生成氯气,则图1锥形瓶中滴入浓盐酸后充满黄绿色气体,氯气与硫化钠反应生成S,则试管中出现浅黄色浑浊,故A正确;
B.CaO具有吸水性,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观察到蓝色晶体出现,故B错误;
C.检验钾元素应用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否则被黄色光遮住,故C错误;
D.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将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D正确;
故选BC.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可能没有水解,也可能没有完全水解,故A错误;
B.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绿色的Cr3+,故B正确;
C.溶液中滴加稀硝酸,生成硫酸根离子,滴加Ba(NO3)2溶液时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也可能为氯化银沉淀,则溶液X中含有SO42-或SO32-或银离子,故C错误;
D.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应用红色石蕊试纸,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关结论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正确;
B.钠熔为小球,说明钠的熔点较低,且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向AgCl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生成硫化银沉淀,平衡向溶度积更小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
D.将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浓硫酸起到强氧化性的作用,被还原,故D错误.
故选D.
(2015秋•宜宾校级月考)下列实验观察记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l(OH)3能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所以振荡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故A正确;
B.钠的熔点很低,钠在空气中加热,钠块先熔成光亮的银白色小球后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B正确;
C.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酚酞溶液变红色,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随后溶液褪色,故C错误;
D.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使红色褪去,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NaCl发生盐析,加CuSO4 溶液发生变性,盐析为可逆过程,变性为不可逆过程,故A错误;
B.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水解生成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则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故B错误;
C.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酚,应选浓溴水,现象可观察到白色沉淀,故C错误;
D.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但乙醇易挥发,二者均可使高锰酸钾褪色,则该实验不能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