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2015春•北京校级月考)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明AgCl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故A正确;
B.将FeCl3溶液微热,溶液变成红褐色,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错误;
C.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故C正确;
D.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应先调节溶液至碱性,故D正确.
故选B.
(2015秋•武汉校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剩的钠或钾应及时放回原试剂瓶
②蒸发硝酸钾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洗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⑤将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长胶头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再挤出溶液以制得氢氧化亚铁
⑥水玻璃应该盛于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金属钠或钾能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那么不存在安全隐患,故①正确;
②蒸发硝酸钾溶液时,为了使溶液受热均匀,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②正确;
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为了避免药品被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③正确;
④测定溶液的pH时,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或者将试纸润湿,粘到玻璃棒上,靠近检测的气体,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故④错误;
⑤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插入液面下,故⑤错误;
⑥水玻璃具有粘性,能将玻璃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不能用玻璃塞,故⑥错误;
故选C.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会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得不到氢氧化铝,所以无法获得氧化铝,故A错误;
B、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长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先是生成碳酸氢钠,随着盐酸量的增加产生气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直接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区分Na2CO3、NaHCO3两种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的方法,故C正确;
D、品红褪色的原理是和有机色质的结合过程,不是亚硫酸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
B.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题中实验操作易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B错误;
C.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硫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符合实验要求,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应放在左盘中,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北京校级期中)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可溶于水,两者固体分离可先加水溶解氯化钙,再过滤出沉淀碳酸钙,将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析出氯化钙固体,故A正确;
B.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滴白醋时白醋溶液被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盐酸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C错误;
D.加入氯化钡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