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所以溶解烧碱时不能用容量瓶,应该用烧杯,故A错误;
B.洗气除杂时,要除去杂质但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且导气管遵循“长进短出”原则,该装置符合条件,故B正确;
C.萃取时,苯密度小于水密度,所以苯在水的上层,所以含有碘的苯层应该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
D.滴定管中大刻度在下边,小刻度在上边,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9.90mL,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可制取NO,故A错误;
B.氯气易于氢氧化钠反应,导管插入液面下易发生倒吸,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要将CO和CO2分离,可在甲中装有NaOH溶液,用来吸收CO2,此时广口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先分离出被乙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所以关闭b,打开a,混合气体进入左边广口瓶装置,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分离出被右边广口瓶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故D正确.
故选ABC.
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没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
B.已知2NO2⇌N2O4△H<0,根据颜色的变化可知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此可确定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故B正确;
C.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铁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故C错误;
D.盐酸易挥发,不能证明碳酸比硅酸强,故D错误.
故选B.
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钡和碳酸钙等沉淀都可溶于盐酸,可能含有等离子Ca2+,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生成的沉淀也可能为AgCl,如检验SO42-,应先加入盐酸酸化,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生成沉淀则可说明含有SO42-,故B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可排除Ag+的影响,如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SO42-,故C正确;
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含有HCO3-或CO32-,故D错误.
故选C.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常温下和氧气不反应,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a为进气口、b为出气口,故A正确;
B.高温下,二氧化锰能和Al发生铝热反应而得到Mn,所以该装置能制得金属Mn,故B正确;
C.制取乙酸乙酯时,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乙酸乙酯,因为氢氧化钠能促进乙酸乙酯水解,故C错误;
D.如果HCl极易溶于水,则容器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会导致气球膨胀,所以根据气球膨胀大小判断气体溶解性大小,故D正确;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