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可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水,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应用最高价含氧酸比较非金属性强弱,不能用盐酸,故B错误;
C.缺少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完成实验,故C错误;
D.应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沉淀和溶液,缺少漏斗、滤纸等仪器,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显碱性,但该物质可能为碱或强碱弱酸盐等,故A错误;
B.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气体或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则气体为氯气或二氧化氮等,故B错误;
C.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可能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或都有,故C错误;
D.溶液显血红色,一定生成铁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亚铁离子,即Fe与硝酸反应后溶液中肯定有Fe3+,可能还有Fe2+,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燃尽的火柴头,氯酸钾分解生成KCl,KCl溶于水,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离子反应为Cl-+Ag+=AgCl↓,则观察到白色沉淀可说明含氯元素,故A正确;
B.Na2CO3能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NaHCO3也能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故不能用Ca(OH)2溶液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可以用CaCl2溶液检验,故B错误;
C.一种未知溶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故原溶液中存在铵根,故C正确;
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氯化铁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挥发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应与蒸馏瓶支管下沿平齐;②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错误,冷水应从下方进,上方出,故B错误;
C.实验室制硝基苯在50-60℃下发生反应,需要用水浴加热,故C正确;
D.浓盐酸易挥发,会发出的氯化氢可与苯酚钠反应制取苯酚,不能证明酸性碳酸>苯酚,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实验“实验操作”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NO,NO不稳定为空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而不是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故A错误;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发生水解,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为胶体,故B正确;
C.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生成碳酸钡沉淀,主要是因为c(Ba2+)×c(CO32-)>Ksp(BaCO3),不能说明Ksp(BaCO3)<Ksp(BaSO4),故C错误;
D.由于是浓盐酸,可以挥发出HCl,可以使苯酚钠生成苯酚,所以只能证明盐酸酸性强于碳酸,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