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根据如图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原电池中,较为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说明Al比Fe活泼,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说明Fe比Cu活泼,故A正确;
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四氧化二氮无色,加热向生产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故B正确;
C.溶度积越小,物质的溶解性越小,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可证明溶度积(Ksp):AgCl>AgBr>Ag2S,故C正确;
D.比较非金属性,应用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盛装固体配置溶液,要将固体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所以在称量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B错误;
C.进行焰色反应时,铂丝用浓盐酸洗涤并灼烧,如用NaOH洗涤会使NaOH粘附在铂丝上,干扰检验其它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C错误;
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物质的量浓度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2016•靖江市校级模拟)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碳酸钠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A错误;
B.铁为阳极,被氧化生成Fe2+,进而生成Fe(OH)2,故B正确;
C.气体收集错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C错误;
D.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应先除掉乙醇,故D错误.
故选B.
(2015•陆丰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A错误;
B.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B错误;
C.验证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应使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不能证明,故C错误;
D.硅酸酸性比盐酸弱,Na2SiO3水解呈碱性,逐滴滴入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说明生成硅酸,可制备,故D正确.
故选D.
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因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且消耗酸较大,故A不选;
B.空气为原料,可节约原料,且整个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故B选;
C.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同时生成NO,污染环境,故C不选;
D.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同时生成NO2,污染环境,故D不选;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