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2015秋•绵阳校级期中)下列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蒸馏时需在蒸馏烧瓶中加热,用冷凝管冷却,冷凝管冷凝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故A错误;
B.NaOH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时应尽量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应在小烧杯中稀释并冷却,故C错误;
D.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塞上瓶塞,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倒立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检验,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英德市校级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l和NaOH、HCl反应都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烧碱和盐酸足量时,生成氢气的量与Al的量成正比,Al的质量相等,所以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A正确;
B.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故B错误;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相当于降低了水的浓度,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故C正确;
D.SO2能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能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2015•日照二模)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进气导管应长进,故A错误;
B.萃取碘水中的碘,需要分液漏斗,萃取、分液可提纯,则图中分液装置合理,故B正确;
C.分馏时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烧瓶支管口处,故C错误;
D.乙醇易挥发,乙醇与生成的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应除去乙醇后再检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故D错误;
故选B.
有关物质分离、鉴别、制备、除杂的操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因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再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母液中仍存在硝酸钾不能分离完全,故A错误;
B.火柴头含有Cl元素,以KClO3形成存在,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无法利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氯离子,故B错误;
C.植物油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高级脂肪酸钠,不需要乙醇,得到肥皂之前需加NaCl发生盐析,故C错误;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杂,分离方法和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具有,则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故A正确;
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于稀释溶液,故B错误;
C.苯和水互不相溶,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天平称量物体一般是左物右码,这样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测量物体的质量直接用砝码的质量加上游标上显示的质量就可以了,故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