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没有错误的是(  )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

       乙酸乙酯的制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胶头滴管深入到试管中,容易污染试剂,所以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到试管中,故A错误;

B.给碳酸氢钠加热时,导管口应该稍稍向下倾斜,避免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进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故B错误;

C.洗气瓶中导管应该采用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的方法,否则成了排水法收集气体装置,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试管中的试剂为乙酸、乙醇、浓硫酸,吸收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该实验装置正确,样品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实验I:制取并收集氢气

B实验II: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

C实验III: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D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收集气体装置不能用单孔塞封闭,故A错误;

B.反应需要加热,常温下不反应,故B错误;

C.氨气可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不需要用手捏着玻璃珠,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红塔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Fe(CN)6]3-溶液可与Fe2+生成蓝色沉淀,可检验Fe2+,故A正确;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含有SO42-或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B错误;

C.NH3使湿润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故C错误;

D.该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煮沸,否则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装置①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装置②验证Na和水反应放热

C装置③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D装置④加热烧杯,分离SiO2和NH4Cl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应用分液漏斗,如用长颈漏斗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散,导致实验失败,故A错误;

B.由图可知,U型管中右端红墨水高度上升,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由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为KMnO4>Cl2>S,故C正确;

D.NH4Cl受热易分解,HCl与氨气遇冷化合生成氯化铵,从而将SiO2与NH4Cl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利用下表中对应方案和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乙醇的消去反应中,碳和浓硫酸之间会反应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1L 1.6%的CuSO4溶液(溶液密度近似为1g/mL)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0.1mol,溶液的质量是1000g,25g CuSO4•5H2O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0.1mol,故B正确;

C.碱性条件下,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利用pH试纸测定pH,应利用pH计测定pH比较酸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