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韶关月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故A错误;

B.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先除去乙醇,故B错误;

C.加入足量盐酸,没有沉淀生成,说明不是银离子,没有气体产生,说明不是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再滴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

D.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呈紫色,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可根据反应速率是否发生变化判断是否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A正确;

B.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铜丝变成红色,故B正确;

C.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烃生成,故C正确;

D.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没有用滤纸吸干Na表面的煤油,实验中可能发生爆炸,增强了实验的危险性,应先用滤纸吸干Na表面的煤油,再切下绿豆大小,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故A错误;

B.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

C.氯气有毒,不能直接闻气味,则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故C正确;

D.分液时,应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所以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端管口倒出,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将浓盐酸逐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烧瓶中,可以制取HCl气体.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又低于刻度线,此时须再加入蒸馏水至刻线

③配置100mL 1.00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固体.

④用小刀切取少量金属钠做实验,切剩的钠要立即放入原试剂瓶.

⑤分液漏斗分液时,先将下层的液体从下口流出,然后再从下口流出上层的液体

⑥测定某溶液pH时,取一小块干燥的试纸放入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的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⑦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不使液体滴到试管外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⑧测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至少需要称量3次.

正确答案

解:①氯化氢易挥发,将浓盐酸逐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烧瓶中,可以制取HCl气体,故①正确;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②错误;

③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无法称取5.85gNaCl固体,故③错误;

④剩余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弃,将表面的氧化膜除去可继续使用,故④正确;

⑤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防止污染液体,故⑤错误;

⑥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故⑥正确;

⑦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以防污染试剂,故⑦错误;

⑧在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实验中的加热、冷却、称量的操作步骤要重复进行,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差不超过0.1 g为止,一般情况下,结晶水含量测定时称量次数不得少于4次,故⑧错误.

故答案为:①④⑥.

解析

解:①氯化氢易挥发,将浓盐酸逐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烧瓶中,可以制取HCl气体,故①正确;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②错误;

③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无法称取5.85gNaCl固体,故③错误;

④剩余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弃,将表面的氧化膜除去可继续使用,故④正确;

⑤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防止污染液体,故⑤错误;

⑥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故⑥正确;

⑦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以防污染试剂,故⑦错误;

⑧在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实验中的加热、冷却、称量的操作步骤要重复进行,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差不超过0.1 g为止,一般情况下,结晶水含量测定时称量次数不得少于4次,故⑧错误.

故答案为:①④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除去Cl2中的HCl

B

电解制氯气和氢气

C

实验室制氨气

D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气和HCl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除杂时不能影响被提纯的问题,应用饱和食盐水溶液除杂,故A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如在阳极上生成氯气,则阳极应为惰性电极,装置合理,故B正确;

C.氯化铵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能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实验室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故C错误;

D.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碘和酒精,二者互溶,可用蒸馏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