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②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③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④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⑤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⑥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⑦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⑧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⑤⑦⑧

D①③④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则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①错误;

②Ag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NO与水,可以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故②正确;

③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会生成铜,故③错误;

④乙酸的水溶液导电,乙酸为电解质,而蛋白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故④错误;

⑤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故⑤正确;

⑥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反应生成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盐,不能除净水垢,故⑥错误;

⑦H2、SO2、CO2三种气体和浓硫酸不反应,都可用浓硫酸干燥,故⑦正确;

⑧Cu2+和Hg2+都能和S2-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可以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故⑧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配制240mL溶液需要用到250mL容量瓶

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D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配制240mL溶液只能配制250mL的容量瓶,再量取240mL溶液,故A正确;

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利用的是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碘在水中的溶解度,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C错误;

D.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 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向某种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用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CaCl2易溶于水,而CaCO3不溶于水,可以使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将其分离,故A正确;

B.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是盐酸,故B错误;

C.镁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和氮气反应,故C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食用白醋的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造成溶液稀释,测定结果不准,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宜昌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B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NO3

C用AgNO3溶液鉴别NO2和Br2蒸气

D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气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能够漂白pH试纸,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值,故A错误;

B.NaCl和KNO3无色溶液的焰色分别为黄色、紫色,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氧化氮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而溴蒸气溶于水,溶液颜色为橙红色,二者现象不同,故可鉴别,故C正确;

D.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除去混有的HCl,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学化学教材中,常借助于图象的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象表现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实验室制取NH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混合气体应用长导管进入溶液,故A错误;

B.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且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故B错误;

C.检验气密性时,可先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口加入水至形成液面差,如一段时间内液面不发生变化,在说明气密性良好,可用于检验气密性,故C正确;

D.氯化铵加热易分解,在温度稍低时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于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备氨气,故D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