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必须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必须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滴定管在盛放标准液之前,为了避免滴定管中的少量蒸馏水将标准液稀释,应该先用标准液润洗,再盛放标准液,故B错误;
C.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可使冷凝管充满冷水而进行充分冷却,故C错误;
D.容量瓶不能够用于溶解和稀释溶质,所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固体物质需要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够在容量瓶中溶解,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
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B正确;
C、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Ag+,故C错误;
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2015春•米易县校级月考)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应滴加到沸水中制备胶体,故A错误;
B.CO2通入水玻璃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酸性为碳酸大于硅酸,则非金属性C>Si,故B正确;
C.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来除杂,故C错误;
D.淀粉与稀H2SO4共热,发生水解反应,但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铝与二氧化碳、水不反应,则若为NaAlO2的溶液,溶液变浑浊后不会消失,则可能为石灰水,故A错误;
B.亚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则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加盐酸后液变为血红色,故B正确;
C.不能排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应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故C错误;
D.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碱不足,检验-CHO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实验失败,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碱石灰与氯气反应,则图中装置不能干燥氯气,故A错误;
B.乙醇与水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应利用蒸馏,故B错误;
C.闻气体应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
D.氧气不溶于水,不能进行喷泉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