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为探究CO2与过量的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

(3)甲、乙、丙同学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和安全性存在问题,该方案是______.(填甲、乙或丙)

(4)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生成的产物中含有Na2CO3.(简述所用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CO2+2NaOH=Na2CO3+H2O

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

取少量生成物的溶液于试管,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溶液中含有CO32-

解析

解:(1)甲装置中CO2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2)选择的实验装置是①;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

故答案:甲;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

(3)甲、乙、丙同学设计的三个方案中,乙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安全性存在问题,因为氢氧化钠滴入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压强减小,气球会膨胀,有可能爆炸,

故答案为:乙;

(4)碳酸钠可以利用加入盐酸生成额一氧化碳气体的现象分析,操作步骤为:取少量生成物的溶液于试管,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溶液中含有CO32-

故答案为:取少量生成物的溶液于试管,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则溶液中含有CO3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防止污染、减少用酸量之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利用金属铜制取Cu(NO32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

ACuCu(NO32

BCuCu(NO32

CCuCuOCu(NO32

DCuCuSO4Cu(NO3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假设都制取1mol硝酸铜.

A.铜与浓硝酸制取硝酸铜时的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NO2会造成大气污染,不环保,制取1mol硝酸铜需消耗1mol铜、4mol硝酸;

B.铜与稀硝酸制取硝酸铜时的方程式是: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的NO也会造成大气污染,不环保,制取1mol硝酸铜需消耗1mol铜、mol硝酸;

C.此过程用方程式可表示为: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从过程可以看出该过程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制取1mol硝酸铜需消耗1mol铜、2mol硝酸,环保且没有多消耗原料;

D.铜和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SO4+Ba(NO32=BaSO4↓+Cu(NO32,需要加热消耗能量高,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有污染,制取1mol硝酸铜需消耗1mol铜、1mol硝酸钡,生成1mol硫酸钡;

制取相同物质的量的Cu(NO32,A、B、C方案中C所消耗的HNO3的量最少(原料的利用率最高)且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C、D方案中C原料的利用率最高,且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原理、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CoCl2溶液浸泡过的棉花制成简易湿度计,悬挂在家中,以粗略估计空气的湿度

B在1mL0.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2mL饱和的NaF溶液,再加入1mL3.mol/L的氨水,整个过程都无明显现象

C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溶液呈现绛蓝色,则X是甘油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时,锥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偏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能变成粉红色的水合物CoCl2•6H2O,湿度不同颜色不同,所以可以用CoCl2溶液浸泡过的棉花制成简易湿度计,悬挂在家中,以粗略估计空气的湿度,故A正确;

B.NaF和AlCl3反应生成络合物Na3AlF6,溶液中不存在铝离子,所以再滴加氨水时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整个过程都无明显现象,故B正确;

C.制取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应该过量,该选项NaOH较少,无法实现该实验,故C错误;

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导致使用NaOH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甲、乙、丙、丁所示的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甲所示的装置与操作检验某物质中K+的存在

B用乙所示的装置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2O

C用丙所示的装置分离酒精与水

D用丁所示的装置收集NO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说明溶液中有钾元素,故A正确;

B.导管长进短出,否则将液体排除,故B错误;

C.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冷凝水下进上出,故C错误;

D.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Ag+,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可能含有Fe2+或Fe3+,或二者都有,若检验亚铁离子,应先加几滴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氯水,故B错误;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则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SO32-、HSO3-、CO32-,故C错误;

D.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向某溶液加入NaOH并微热,产生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