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 共1171题
读某城市1970年、1992年和2012年相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2)该城市1970——1992年的变化体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_____________区增加,新出现了__________区(功能区)。
(3)1992——2012年该城市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郊区出现了______________城、绿化带和高速公路。该城市未来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过程中给城市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 、 和城市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
(1)城市化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工业区 商业区
(3)卫星 郊区城市化
(4)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试题分析:
(1)图示城区规模扩大,表明该地的城市化过程。该过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导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对比1970年和1992年图,该城市的工业区增加,并新出现了商业区。
(3)2012年在城市周围出现了小城区,表明郊区出现了卫星城,并有绿化带和高速公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4)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排放的废弃物越来越多,易引起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基础实施建设落后,易出现城市交通问题、住房拥挤等。
城市人口数量较大,城市的等级较高,城市的服务范围也较大。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上海等级最高,数目最少,服务的范围最广。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城镇面积由小到大 城市工业区由少到多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2)人口向郊区迁移 工厂向郊区迁移 郊区新建绿化带 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3)郊区城市化
本题主要考察城市化的表现及影响,考生需要具备图形分析和信息获取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第1题:结合图形可以判断出该城市的用地面积、工业区数量和位置等都发生了变化;第2-3题:可见城市的郊区发生的变化最大,新增加了工业区、绿化带、卫星城、高速公路等,这表明该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郊区城市化。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1)从水运角度看,图中最不可能发展为城市的点是_____ ,
(2)D城市位于______ __ __。
(3)以上三座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了 和 _ ___条件。
正确答案
(1) C。 (2) 河运起点
(3) 水运 淡水
略
城市化就是进城打工
正确答案
错误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概念为: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进城打工并没有使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所以不属于城市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