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 共1171题
阅读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大气稳定性与城市空气质量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关系:大气越稳定,城市空气质量越差。
原因:大气越稳定,空气垂直对流弱,越不利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大气越不稳定,空气垂直对流强,越有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2)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减少废弃物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加强绿化。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光化学烟雾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如臭氧、醛类等)。光化学烟雾危害巨大,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其形成过程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气候温暖,风景宜人。从19世纪40年代起,随着汽车数量猛增,该城市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图乙为洛杉矶某日光化学烟雾变化曲线示意图。
(1)一天中最易发生光化学污染的时间是
[ ]
A、6:00~~8:00
B、12:00~~14:00
C、16:00~~18:00
D、20:00~~22:00
(2)洛杉矶一年中最易发生光化学污染的月份是_______月。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洛杉矶烟雾事件多发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污染成为城市的一大顽疾,试就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提出合理的解决
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数量的猛增,除产生大气污染外,还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
(1)B
(2)7;谷地地形,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光照强
(3)政府:制定尾气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合理规划城市,减少交通拥堵。
企业:革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汽车能源结构。(任答1点)
个人: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4)交通拥堵、噪音污染
(24分)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A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B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材料三:图C为不同时期该地河流在等量降水过程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分析,1988年以来,该城市主要向 和 扩展,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 和 。(8分)
(2)材料三中,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以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 ,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A甲、乙中的 。(4分)
(3)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该城市完善了排水管道网。据材料一判断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为 ,判断理由是 。(4分)
(4)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8分)
。
正确答案
(1)东北 西南 河流 铁路(8分)
(2)① 乙(4分)
(3)东北——西南走向 河流流向(4分)
(4)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交通便利;位于郊区。(8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二中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该图是玫瑰风频图的变形;结合图例中的3个时间段和曲线,可以看出1988年城区面积轮廓,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且城区面积较小;1999年城区向四周扩展,且东北部扩展面积较大,2007年城区继续向四周扩展,东北、西南、东南都有较明显的扩大,且东北部和西南部面积扩大较大,由此可判断该城市主要是向东南和西北方向扩展,再结合材料一建成区轮廓范围,可看出该城市扩展是沿着河流和铁路线方向扩展分布,所以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河流和铁路。
(2)由材料三中的等量降水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可看出,①洪水过程线反映了洪峰最高水位较大,且集水时间较快,排水较快,而②洪水过程线反映了洪峰最高水位较低,且集水较为平缓,集水较慢;1999年以后,由于城市建设扩展,地面状况发生改变,即由植被地变成了水泥地,使下渗减少,故地面径流增多,集水速度加快,洪峰水位更高,所以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①;结合材料一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可看出甲位于城区河流上游,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流量受城市建设影响较大的是城区下游的河流,所以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A甲乙中的乙。
(3)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排水管道网的水流应为自流(自地势高处流往低处),根据材料一的河流流向,该地河流是自东北向西南流动,可判断出该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此可知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应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从而得出排水管道走向。
(4)由材料一中左上角玫瑰风频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盛行风是东北风和西北风。重化工园区属于重污染型工业,会带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布局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区,河流的下游;布局在M区,主要考虑到M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区,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同时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再者,M处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和原料运输。
读“某城市道路网及卫星城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路网属于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B、该路网属于方格——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我国许多大城市有这种道路网
D、欧洲许多著名的大城市有这种道路网
(2)该城市的市中心与郊区之间采用了_________状道路格局,城市中心外围采用了__________状道路
格局。
(3)为了减少城市交通环境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D
(2)放射;环行
(3)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
(1)根据材料一,五座城市都位于_______。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是_______。
(2)该地区河流属于___________(水循环类型),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________,流量特点是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
(4)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__;五座城市生态环境均较脆弱,其城市化与和谐度的制约因素是 _______。
(5)为提升该地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河流沿岸;山前冲积扇;绿洲向河流上游(源头、山麓、盆地边缘)迁移
(2)内陆循环(陆地内循环)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冬季有断流
(3)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升高,生态环境和谐度先降后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呈非线性关系)
(4)干旱;水资源(水源)
(5)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整治河道;统筹流域开发,合理规划用水;节约用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