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革命
- 共6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僵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军这样一套方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
(1)在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做出的选择有什么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指出其主要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都主张应该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都认为应建立根据地和争取红色区域的胜利。
(2)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农民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3)主要错误:认为中国革命应该单纯依靠无产阶级,希望靠城市的暴动去争取革命胜利。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1)分配农民个别耕种;(2)分配农民共同耕种;(3)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
——摘自中国共产党1982年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二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地土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摘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
材料三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拒不交税。
——引自中国共产党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一关于土地所有制的规定有何变化?这一变化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的土地政策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这一变化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的土地政策和材料三相比又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根据。上述变化体现中国共产党遵循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变化:“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到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作用:调动了农村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2)变化: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限制封建剥削(或“双减双交”政策)。
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提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变化;从限制封建剥削到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作用:废除了我国延续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4)依据:以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为依据。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发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没收一切私人或团体的--豪绅、地主、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以及其他需要的贫民使用。
——摘自中国共产党1930年《苏维埃土地法》
材料二 一方面是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三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受,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子老幼,统一分配……使全村人民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个人所有。
——摘自中国共产党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回答:
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土地政策有何变化?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的土地政策有何变化?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变化:有条件地保留了封建土地制度。影响: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2)变化:消灭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完成了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的任务。影响:使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和支援解放战争,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3)以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革命任务为依据,以调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目的,将革命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团结一切可以团强的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1年土地改革路线
材料二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执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 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中共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抗日战争时期采取什么土地政策?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何时?这次地改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土改在政策上同1931年土改政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土改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双减双交。
作用:①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②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2)1950年。
目的:①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②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3)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4)①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②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③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制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