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 共779题
个体工商户可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项目有( )。
A.本人工资支出
B.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修理费用
C.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
D.不超过应税所得额30%的公益性捐赠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 A应作为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而不是成本费用;C为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分配项目。
E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成本700万元;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
(2)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单价92元。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3)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万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570万元,固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00万元。
(4)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
(5)为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设置“固定制造费用”科目,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一在产品”月初余额14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一产成品”月初余额560万元。每月按照完全成本法对外报送财务报表。
要求:
计算E公司在变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计算E公司在变动成本法下5月份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边际贡献和税前利润。
本题中,产成品发出时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月初产成品40万件,成本2800万元,本期销售140万件;
所以,产品销售成本=月初40万件产成品的成本+本月生产的(140-40)=100(万件)产品的成本=2800+100×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单位产品成本的计算思路: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根据“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可知:应该先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根据“月初在产品数量20万件,本月投产200万件,月末完工180万件”可知,月末在
产品数量=200+20-180=40(件),由于月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故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50%=20(件)。
由于本月实际发生费用:直接材料7600万元,直接人工4750万元,变动制造费用950万元,并且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所以,完工产品单位成本=(7600+4750+950+700)/(180+20)=70(元/件)。故产品销售成本=2800+100×70=9800(万元)
产品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变动的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法下的销售成本-变动的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数量×销售单价-9800-570=92×140-9800-570=2510(万元)
在变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期的税前利润中,税前利润=产品边际贡献-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故本题中税前利润=2510-2000-300=21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工业企业下设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2003年4月,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前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为90 000元,应负担供电车间的电费为27 000元;供水总量为500000吨(其中:供电车间耗用50 000吨,基本生产车间耗用 850 00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00000吨)供水车间2003年4月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的总成本为( )元。
A.81 000
B.105 300
C.108 000
D.117 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第一次分配=90 000÷500 000=0.18(元/吨),供水车间为供电车间提供的供水费用=50 000×0.18=9 000(元),供水车间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水费总额: 90000+27 000-9 000=108 000(元)。
某企业仅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企业采用变动成本计算制度,月末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时,对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系统中有关账户的本期累计发生额进行调整。有关情况和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本月投产500件产品,期末完工400件,期初产成品存货50件,本月销售350件,单价为1200元。
(2)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期初产成品存货成本4500元,期初在产品存货30件,期初在产品存货成本为3450元(其中材料成本1000元)。
(3)调整为完全成本法下的相关账户期初余额如下表:(4)在产品和完工产成品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加工费用(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0.5,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5)本月发生费用: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4500元,变动制造费用2500元,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600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40000元。
要求:
(1)计算变动成本法下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
(2)计算变动成本法下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3)企业对产成品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要求确定变动成本法下月末产成品与在产品的存货成本。
(4)月末对有关账户的本期累计发生额进行调整时,固定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发出产成品应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转出也应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写出有关调整数额的计算过程和调整会计分录。
(5)计算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时的税前经营利润。
正确答案
(1)计算变动成本法下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50000+4500+2500=57000(元)
(2)计算变动成本法下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本月投产500件,完工400件,期初在产品30件,则期末在产品=30+500-400=130(件) 完工产品成本=4662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3830(元)
(3)月末产成品存货量=50+400-350=100(件)
月末产成品存货成本=100×116.55=11655(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3830(元)
(4)①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制造费用分配率
本期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100×400=40000(元)
期末调整会计分录:
借:固定制造费用-产成品 40000
贷:固定制造费用-在产品 40000
②本期销售发出产成品应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5500+300×100=35500(元)
期末调整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 35500
贷:固定制造费用-产成品 35500
(5)销售收入=350×1200=420000(元)
先进先出法下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成本(350件)=期初50件产成品存货成本+本月生产本月销售300件=4500+300×116.55=39465(元)
月末结转制造费用后的销售成本=39465+35500=74965(元)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36000+40000=76000(元)
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税前经营利润=420000-74965-76000=269035(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表述正确的有()。
A.分批法下,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首先要计算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费用
B.成本计算法又称为订单法
C.分批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
D.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分批法的基本特点有:
①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订单法。
②分批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生产任务的完成紧密配合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
③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故A项错误。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步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为产成品。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采用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该厂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
甲产品定额资料如下:
生产 步骤 月初在产品 本月投入 产成品
材料 费用 工时 材料 费用 工时 单件定额 产量 总定额
材料费用 工时 材料费用 工时
第一车间份额 60000 2000 180000 3000 400 8 500 200000 4000
第二车间份额 2500 5000 14 500 7000
合计 60000 4500 180000 8000 22 200000 11000
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57000 5000 4000
本月生产费用 171000 7500 6000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月末在产品
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7500 5000
本月生产费用 15000 10000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月末在产品
要求:
登记第一、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正确答案
由于该厂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所以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只能根据月初在产品定额资料加本月投产的定额资料减去产成品的定额资料计算求出。
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60000 57000 2000 5000 4000 66000
本月生产费用 180000 171000 3000 7500 6000 184500
合计 240000 228000 5000 12500 10000 250500
分配率 0.95 2.5 2.0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500 200000 190000 4000 10000 8000 208000
月末在产品 40000 38000 1000 2500 2000 42500
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项目 产品 产量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2500 7500 5000 12500
本月生产费用 5000 15000 10000 25000
合计 7500 22500 15000 37500
分配率 3.0 2.0
产成品中 本步份额 500 7000 21000 14000 35000
月末在产品 500 1500 1000 2500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有运输、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
运输车间本月发生费用6660元,提供7400公里,其中:机修车间受益200公里、基本生产车间受益6100公里、厂部受益1100公里;机修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623元,提供2010修理小时,其中:运输车间受益5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受益1660小时、厂部受益300小时。
要求:(1)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进行有关的会计处理。
将交互分配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中: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分配率
分配转入额
将对外分配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中: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分配率
分配额
正确答案
(1)将交互分配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中: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分配率 6660÷7400=0.90 4623÷2010=2.30
分配转入额 50×2.3=115 200×0.90=180
将对外分配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中: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分配率 (6660+115-1810)÷(7400-200)=0.92 (4623+180-115)÷(2010-50)=2.39
分配率
基本生产车间
厂部 6100×0.92=5612
1100×0.92=983(调整) 1660×2.39=3967.4
300×2.39=720.6(调整)
合计 6595 4688
分配率的小数保留二位,第三位四舍五入;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成本。
(2)交互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115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8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15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180
(2)对外分配时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9579.4
管理费用 1703.6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688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6595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10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耗用材料100000元,乙产品耗用材料84000元,车间管理部门耗用400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0000元。
(2)结转本月职工工资。
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 160000元
生产乙产品工人工资 100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320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18000元
合 计 310000元
(3)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以银行存款支付厂部水电费2000元,房租10000元,车间水电费2400元。
(5)以现金购买车间用办公用品240元。
(6)分摊上年已付本月份应负担的财产保险费360元,其中厂部负担180元,车间负担 180元。
(7)假设本企业对固定资产修理费采用预提方式。预提本月份固定资产维修费4000元,其中车间预提3200元,厂部预提800元。
(8)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10900元,车间管理部门用7600元,厂部管理部门用2800元。
要求: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制造费用”总账(“T”型账)。
(3)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见下表),并结转制造费用。
(4)假设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全部完工,并且“生产成本”账户期初无余额,作出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编制会计分录
①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00000
——乙产品 84000
制造费用 4000
管理费用 10000
贷:原材料 198000
②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60000
——乙产品 100000
制造费用 32000
管理费用 18000
贷:应付工资 310000
③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22400
——乙产品 14000
制造费用 4480
管理费用 2520
贷:应付福利费 43400
④借:管理费用 12000
制造费用 2400
贷:银行存款 14400
⑤借:制造费用 240
贷:现金 240
⑥借:管理费用 180
制造费用 180
贷:待摊费用 360
⑦借:管理费用 800
制造费用 3200
贷:预提费用 4000
⑧借:制造费用 18500
管理费用 2800
贷:累计折旧 21300
(2)制造费用账户记录如下图所示。
制造费用
[*]
(3)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40000
——乙产品 25000
贷:制造费用 65000
(4)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322400
——乙产品 223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322400
——乙产品 223000
解析
暂无解析
申达公司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1年7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是:供电车间27300元,锅炉车间35000元,各车间和部门耗用的电力和蒸汽数量如下表:
受益单位 用电度数 用汽吨数
辅助生产车间
供电车间 300
锅炉车间 2000
基本生产车间 36000 1410
公司管理部门 6100 990
专设销售机构 7900 100
合计 52000 2800
要求:(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有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
电单位成本=27300/52000=0.525
蒸汽单位成本=35000/2800=12.5
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得的蒸汽费=300×12.5=3750
锅炉车间分得的电费=2000×0.525=1050元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电车间=27300+3750-1050=30000元
锅炉车间=35000+1050-3750=32300。
对外分配的单位成本:
电的单位成本=30000/50000=0.6
蒸汽的单位成本=32300/500=12.92
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电费)=36000×0.6=21600元
(蒸汽费)=1410×12.92=18217.2元
公司管理部门(电费)=6100×0.6=3660元
(蒸汽费)=990×12.92=12790.8元
专设销售机构(电费)=7900×0.6=4740元
(蒸汽费)=100×12.92=1292元
(2)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750
――锅炉车间 10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50
――锅炉车间 375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39817.2
管理费用 16450.8
营业费, 603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00
――锅炉车间 32300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1)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制造甲产品工人工资为15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为1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200元,辅助(修理)车间工人工资为2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为2800元。
(2)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甲产品领用材料17500元,乙产品领用材料225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料7500元,辅助(修理)车间领料800元,企业管理部门领料200元。
(3)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基本生产车间提取折旧费1000元,辅助(修理)车间提取折旧费200元,企业管理部门提取折旧费600元(该企业规定,辅助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一律直接记人“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4)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管理部门办公费1300元,差旅费1200元,水电费2200元;支付辅助(修理)车间办公费400元,水电费1400元;支付企业管理部门办公费900元,其他费用6000元。
(5)企业规定: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按修理小时比例分配。本月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修理4500小时,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修理1500小时。
(6)企业规定: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当月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配,
(7)甲产品月初有在产品,其成本费用为原材料4500元,工资8310元,制造费用7700元。甲产品本月完工170件,完工后已验收入库;尚有在产品3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按50%计算。乙产品月初无在产品,本月投产200件,月末全部完工,完工后已验收入库。该企业制造甲、乙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
(1)根据费用分配表提供的资料,编制分配工资费用、分配材料费用、提取折旧费用及货币支出费用的会计分录。
(2)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及制造费用,并编制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3)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要求按成本项目列示),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分配工资费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5000 ——乙产品 10000 ——辅助生产成本 2000 制造费用 1200 管理费用 2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1000 (2)分配材料费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7500 ——乙产品 22500 ——辅助生产成本 800 制造费用 7500 管理费用 200 贷:原材料 48500 (3)提取折旧费用: 借:制造费用 1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00 管理费用 600 贷:累计折旧 1800 (4)货币支出费用: 借:制造费用 47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800 管理费用 6900 贷:银行存款 13400 (5)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 费用合计=2000+800+200+1800=48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4500=3600(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1500=1200(元) 借:制造费用 3600 管理费用 12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4800 (6)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费用合计=1200+7500+1000+4700+3600=18000(元)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5000=108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72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800 ——乙产品 7200 贷:制造费用 18000 (7)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费用: 原材料=
×170=18700(元) 工资=
×170=21420(元) 制造费用=
×17000(元) (8)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费用: 原材料=22500元;工资=10000元;制造费用=7200元。 甲、乙产品完工入库时有; 借:产成品——甲产品 57120 ——乙产品 397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7120 ——乙产品 39700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