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国家形象片》从2011年1月17日起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之后,有关片段陆续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区播放,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形象”的主动出击

[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软实力提升的表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可以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2011年6月1日举行的“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论坛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项目签约仪式”上传来的消息显示,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运营近3年来,已经吸引国内外61家中外文化企业入驻,注册资本共计7.8亿元人民币。该平台通过提供资金和配套支持、整合分散资源、搭建公共平台等政策措施,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外优秀文化“引进来”提供“传输”、“中转”通道。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提高我国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③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着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④完善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文化领域的管理效能

A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古朴厚重的水墨山水、苍劲热情的迎客松……走进世博园安徽馆,人们看到的是一幅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徽文化美丽画卷。在上海世博会的广阔舞台上,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翻腾出更加浓郁的时代气息。上海世博会“安徽周”时间定在6月23日—27日。安徽通过演出巡游向世界展示徽文化的特色与风采。这体现了

[ ]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3月14日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之所以拿《富春山居图》之类的文化典籍来比喻两岸关系,是基于

[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③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华文化在古代历史上曾经辉煌过,近代也衰落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这表明

[ ]

A文化的兴衰与国运的兴衰有密切关系

B文化的兴衰与国运是完全一致的

C文化的兴衰决定国运的兴衰

D文化的兴衰与国运没有任何关系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中华文化的力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