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 共345题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是其区域部分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中国与南非经济互补性强。据国际在线报道,近年来南非和中国双边贸易大幅增长,2012年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成为南非的最大出口国。南非对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钢材等,同时,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进口国。南非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服装及辅料、高新技术产品、纺织纱线和鞋类等商品。
(1)简述中国与南非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意义。(8分)
(2)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中离岸风对渔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试简述其形成过程。(8分)
(3)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图8中甲河流R至河口段的水文特征。(6分)
正确答案
(1)对于中国的意义:获得南非丰富的铁矿石、钻石的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南非市场。对南非的意义:可以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获得丰富廉价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离岸风吹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鱼类增多形成渔场。
(3)流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季节变化大。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是根据中国和南非本身的国情来分析。南非的优势资源丰富,市场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优势是资金和技术。双方刚好可以互利共赢优势互补。获得南非丰富的铁矿石、钻石的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南非市场。对南非的意义:可以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获得丰富廉价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本题考查基本知识。秘鲁渔场的形成(上升流)。离岸风吹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鱼类增多形成渔场。
(3)位于中低纬度,无结冰期,气候干燥,流量小,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流量季节变化大。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而甲国已达到43.8%,处于世界前列。其生产的生物能源一种是用油棕榈、大豆等油料作物加工成动力柴油(也称生物柴油),另一种是从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及其秸秆中提炼、加工燃料酒精(也称乙醇燃料)。甲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酒精生产国和出口国。
(1)与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生物能源的主要优点为 。
甲国燃料酒精工业为 指向型工业。(4分)
(2)简述甲国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10分)
(3)图示国家为我国重要的 _ (矿产)进口地区,其常规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 ,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清洁、可再生、原料丰富(两项即可)原料(4分)
(2)水热(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物能源的原料作物(如甘蔗、大豆等)产量高,市场广大,政策支持,劳动力廉价。(任答5项)(10分)
(3) 铁矿石 水能 河流水量丰富 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6分)
(1)生物能源清洁、可再生,而且可用原料丰富。燃料酒精工业为原料指向工业。
(2)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从光热水地等条件分析。社会从市场,劳动力,政策等分析。
(3)甲国为巴西,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巴西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
【环境保护】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7月4日发布《10年农业展望报告》称未来十年内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材料二: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小题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和 。(2分)
小题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其解决对策有:
(4分)
小题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2分)
甲: 乙:
小题4: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气温 降水量(2分)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1分) 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1分)植树造林;(1分)加强国际间合作。(1分)
小题3:甲:CO2大量排放 乙:石油资源的短缺(2分)
小题4:不利:加剧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1分)巨大的利益刺激人们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1分)
小题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量;
小题2: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其解决对策就是要尽量控制全球变暖的速度,减少大气的温室气体的含量;
小题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甲乙方框分别代表的CO2大量排放和石油资源的短缺;
小题4: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乙醇汽油会导致生产乙醇的植物占用大量耕地,从引起粮食紧张,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还会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一: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其中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
材料二: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1)材料一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 (填写字母)基地,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
原因是 ;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 。
(至少答出两点)(5分)
(2)材料一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 (填写字母),由该基
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 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
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 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至少答两
点)。(5分)
(3)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 。(2分)
(4)材料二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减少这种依赖应该采
取哪些措施?(答三点即可)(7分)
正确答案
(1)E 水量大、落差大(水流急) 清洁 可再生 (1+2+2分)
(2)A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 (5分)(1+1+1+2分)
(3)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西部地区,消费地区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分)
(4)有波动但总体是逐渐提高(2 分)
原因:①本国石油资源不足;
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需求量增大(2分)
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减少石油需求;
②努力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③积极开发利用石油的替代能源(如煤炭和水能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3分)(从开源节流的角度作答,合情合理,皆可得分)
(1)水电东送有北线(黄河上游的水电输往京津唐地区)、中线(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长三角地区)和南线(珠江上游的水电输往珠三角地区)三种,图中分别对应材料一中B—甲、E—乙、D—丙。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对应图中字母E。水能资源丰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清洁、可再生。
(2)材料一中A—乙为西气东输工程,A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西电东送。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
(3)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西部地区,消费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4)材料二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的变化特点是有波动但总体是逐渐提高。形成的主要原因:本国石油资源不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石油需求量增大。
为了减少这种依赖关系,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考虑,具体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减少石油需求;努力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积极开发利用石油的替代能源(如煤炭和水能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日本能源安全情况(1973~2000年度)。
材料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争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
(1)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
(2)能源结构要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是一种更有前途的能源。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日本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由于中东局势不稳,对日本国内经济有很大影响,故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以改变石油来源过分依赖中东的状况。中国现已为石油进口大国,所以要吸取日本的某些经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等级。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正确答案
错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可向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发展。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哥本哈根1961年-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气象站位置: 北纬 55.6 度, 东经 12.7 度, 海拔 5 米)
材料二 中国各省市区能源产销状况图 材料三 我国风能发展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哥本哈根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3分)
(2)读材料二,能源产销基本平衡的省市区中面积最大的两个省市区的简称依次是 、 。能源自给的省市区能源能够满足需求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风能(1分)该地终年盛行西风,地势低平,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全年多雨,降水日数多,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能资源贫乏。(3分)
(2)新、青 (2分)能源储量大或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分)
(3)现状: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小。(2分) 意义:①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②减轻环境污染③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分)
本题考查世界能源问题。(1)哥本哈根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太阳能资源贫乏,但位于沿海,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风力大。(2)直接读图回答;能源能够基本自给的省区,读图反映大多为能源丰富的省区。(3)结合图示反映我国的风能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但其装机量在不断上升。开发风能的意义主要在于提供能源、发展经济;调节能源消费结构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河北省、上海、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重点开发地区。
(1)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我国重点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完成问题:我国风能资源蕴藏以“三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和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最为丰富。请分别说明这两个地区风能密度大的原因。(4分)
(3)我国风能发电近期重点开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上海、福建省等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调整不合理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煤炭燃烧污染严重;能源消费大于能源生产,能源短缺;中国风能资源丰富,无污染、可再生。(3分)
(2)三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地势平坦,阻力小;持续时间长。
沿海地区:海面平坦、摩擦系数小,风力大;多台风;风能丰富。(4分)
(3)风能密度大;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当地缺乏常规能源。(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略
下图为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景观图。继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之后,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于2012年11月底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广东南澳、浙江岱山、江苏东台等地正计划筹建海上风电场。今后,我国经济对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依赖程度将大幅提高。
概述我国建设海上风电场的自然区位优势和地理意义。(8分)
正确答案
(8分)自然区位优势:海岸线绵长,大陆架宽广(1分);海上风能资源丰富(2分)。
意义: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2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分);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1分)。
试题分析:风电场的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求风能丰富的地区。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地风能资源丰富。
冬季海洋较大陆温暖,夏季较大陆凉爽,这种海陆温差的影响,在冬季每当冷空气到达海上时风速增大,再加上海洋表面平滑,摩擦力小,一般风速比大陆增大2-4m/s。在沿海每年夏秋季节都可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当热带气旋风速达到8级(17.2m/s)以上时,称为台风。台风是一种直径1000km左右的圆形气旋,中心气压极低,台风中心0-30km范围内是台风眼,台风眼中天气较好,风速很小。在台风眼外壁天气最为恶劣,最大破坏风速就出现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一般只要不是在台风正面直接登陆的地区,风速一般小于10级(26m/s),它的影响平均有800~1000km的直经范围,每当台风登陆后我国沿海可以产生一次大风过程,而风速基本上在风力机切出风速范围之内。是一次满发电的好机会。风电属于新能源,建设风电场的意义可以借鉴西气东输对东部的意义作答。
读图,分析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优越开发条件有哪些?
(2)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下列自然条件下,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的两大障碍是________。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4)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2)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3)①④ (4)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当地的火电站会污染环境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图示影响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主要从资源丰富、交通、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2)促进山西煤炭资源的外运和加强当地的资源深加工相结合分析。(3)从河流和地形分布分析,山西的煤炭运输主要向东南部运输,而受到南部黄河和东部太行山的阻隔。(4)煤炭资源开发对山西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加重两方面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