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 共345题
  •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 共345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资料一:见表

资料二: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见图2.1)

资料三: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图(见图2.2)

资料四:巴西地理位置图(见图2.3)

      

(1)根据资料一判断,我国三大产业中,单位产值用电量最少的是第     产业。(2分)

(2)根据资料二判断,发电量、用电量最大的是       ;用电量大于发电量的是    

发电量大于用电量的是        。(6分)

(3)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8分)

(4)2008年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突破30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量的25%,位居全国第一。简述内蒙古开发利用风力发电的有利条件。(6分)

(5)2008年,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为:石油及其衍生品占37.3%,天然气占10.2%,煤炭占5.7%,核能占1.5%,水电占13.9%,生物能源占31.5%,分析巴西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的有利自然条件。(16分)

正确答案

(1)三(2分)

(2)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6分)

(3)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清洁能源。(8分)

(4)内蒙古风力资源丰富: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的沙漠、荒漠和干旱草原,建设费用低廉;紧邻东北、华北和西北电网,输电经济合理;国家政策扶持。(6分)

(5)巴西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开阔,适宜能源植物大规模种植;地处热带地区,终年高温,降水丰富,有利于能源植物的快速生长。(6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 (16分)

1)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世界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源消费以               为主

2)图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3)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不仅面临着枯竭问题,而且存在着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易导致的              危险

4)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是             ,该地的能源是        ,该种能源的利用容易导致           问题。

5)水电的优点是                                    

正确答案

1)煤炭  石油

2)水电

3)生态破坏

4)山西 煤炭 环境污染

5)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试题分析:(1)直接提取图示信息即可。(2)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都属于矿物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3)煤炭、石油等属于矿物能源,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则容易出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4)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也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煤炭的燃烧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5)水电的优点主要从开发成本、环境污染和可再生等特征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结合我国的主要能源开发和利用,并结合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注意从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思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图2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3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正确答案

(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

(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第(1)题,图2中阴影区为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其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交通条件、消费市场和地形、水源等方面。第(2)题,根据题目“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工业联系的特点可以判断出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第(3)题,与20世纪初的鲁尔区相比较,该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农民日报》2007年11月30日报道:“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秸秆占31%,薪柴占20%,传统的炉灶秸秆薪柴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0%~15%。”

材料2: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节能减排”工作,争取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

材料3: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消费量大增,最近全国许多城市油价大幅提高,石油短缺,出现了排队加油的现象。据统计2006年我国汽车累计生产727.97万辆,以销售721.60万辆的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1)材料1反映出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所用能源51%来自生物能,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2)材料2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读材料3,鼓励私人购买汽车,能促进相关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除加剧石油短缺和交通拥挤外,还能产生问题,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正确答案

(1)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植被被破坏,导致生态破坏。

(2)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提高利用率(通过提高节能技术、加强管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调整产业结构(或缩减能耗高的产业比重,鼓励发展能耗低的产业);制定相关法律、培养人们的节能意识。

(3)交通污染使用清洁能源洽理规划城市道路;公交优先;街道边广种花草树木;减少尾气排放量(通过改进燃油技术、或加装尾气净化装置、或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或使用无铅汽油)等。

本题考查我国能源现状及相关措施。第(l)题,从材料1中可知农村生活能源秸秆占31%,薪柴占20%,使秸秆还田量少、植被遭破坏。第(2)题,材料2反映的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相比较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第(3)题,私人汽车的发展还会造成交通污染。措施从减少污染入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图,结合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压缩煤炭消费比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能源消费构成的目标变化会对山西煤炭生产带来那些影响?

(2)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在未来十几年中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

正确答案

(1)减轻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方面压缩了山西煤炭的外销市场,短期内可能影响了煤炭生产的规模,减少了收入;另一方面,加快了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的步伐,长远来看有利于山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抓好三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和其它可再生新能源建设;依靠科技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生产;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促进能源利用的多样化和来源的多元化等。

此图为能源消费构成扇形图,根据图例对比2000年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各种能源的消费变化情况,煤炭、石油所占比重下降,水电、天然气和核电所占比重上升,以及能源消费构成不同对经济、环境造成的影响。

下一知识点 :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