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共4330题
1
题型:
单选题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公民在国内、国际上的流动日益频繁。与之相似的是,西周之前,我国古代人民也过着频繁迁徙的生活。西周之前,古代人民频繁迁徙主要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据《齐民要术》记载,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补农书》也曾提到,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每市亩910-1125斤),比二十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水经注》对某一项水利工程有这样的描述,“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己家庭消费的同时,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福牛乐乐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吉祥物。牛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开始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有史书记载:“(魏明帝)时有扶风(山西兴平)马钧,巧思绝世。”马钧的主要成就是改进了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