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宇振荣教授合作完成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专题研究报告称,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致使原有村庄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导致孕育不同地域文化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景观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郧文聚等在专题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战略,内容包括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示范、加快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科技支撑、把握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关键环节等4个方面。

请你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并阐述其唯物论和认识论依据。(9分)

正确答案

①增强有关部门领导的土地生态景观建设意识。哲学依据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使新农村建设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哲学依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或物质决定意识)。

③针对“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有关部门要不断纠正错误认识。哲学依据是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如答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言之成理,亦可)(每点3分)

本题审题是关键。审准问题:-是提合理化建议是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先找出材料中存在问题。二是审准答题范围。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知识点答题。材料中存在问题①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②在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找解决办法,依据办法找唯物论和认识论依据多角度组织答案作答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今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十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经过艰苦漫长的谈判,终于签署了协议,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入世”的利和弊。当时人们认为“入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对于纺织业、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是有利的,对于汽车、农业等敏感行业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入世”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汽车产量却大幅度增加。可见利和弊不是绝对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的?(12分)

正确答案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利和弊不是绝对的,体现了这一点。(3分)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体现了这一点。(3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入世”对不同部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体现了这一点(3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入世”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体现了这一点。(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最终“小悦悦”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

2011年11月20日,宝山四岁女孩“小苗苗”遭遇车祸,私家车主潘先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及时救助,挽救了她的性命。潘先生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

请用哲学常识中“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和评价上述两个事件。(12分)

正确答案

(12分)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道德问题(1分)。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总要经历一个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分)。“小悦悦事件”就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2分)。

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2分)。“小苗苗”的获救,广大市民对潘先生的高度赞赏,以及“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都说明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提笔忘字,书写汉字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专家表示要加强汉字文化教育。汉字文化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对初中以上的学生,让他们大量、渐进地接触古文名篇,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而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则不应超越孩子现有的文化程度,迫使他们去接触过于生僻晦涩的字词。

材料二 :中国汉字发展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近现代以来,首次受到拉丁文化冲击,但是汉字并没有被拉丁字母替代,而是吸取其有益成分出现了汉语拼音。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6 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汉字的演变历程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2 分)

正确答案

(8分)

(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也使汉字书写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或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 分)

②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家表示,汉字文化教育对于中学生和小学生不能一刀切,要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办法。(3 分)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2分)

试题分析:

本题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本题的原理限定为矛盾观,题型为认识类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提笔忘字,书写汉字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这体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对初中以上的学生,让他们大量、渐进地接触古文名篇,培养对汉字文化的兴趣,而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则不应超越孩子现有的文化程度,迫使他们去接触过于生僻晦涩的字词。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说明汉字的演变历程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本题的原理限定为方法论,题型为启示类的,中国汉字发展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过程。近现代以来,首次受到拉丁文化冲击,但是汉字并没有被拉丁字母替代,而是吸取其有益成分出现了汉语拼音。这体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作为人类文明集中展示的平台,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则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12分)

(2)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和建筑如何体现矛盾的观点?(8分)

正确答案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消费者要改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③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④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开发并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多开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落实减排任务。(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2)(8分)①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创意独特,分别展示各自的文化魅力和最新的文明成果,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②各国展馆既各具特色,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4分)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中的原理方法论有: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消费者要改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这体现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开发并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多开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落实减排任务,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

(2)题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点评:哲学的主观题一般都是需要用原理和方法论来回答,所以考生要把书上的所有原理方法论放在一起来识记,记忆的时候既要整体记忆,又要把其分成四个部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辩证法又要分成三个部分: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来记忆。做哲学主观题,先要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有的放矢的回答。

下一知识点 : 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发展的实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