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入选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社会犹如列车,需要正能量的驱动才能安全前行。而正能量的创造与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

事例一 “车主,对不起,请联系我”——扬州市一名中学生,骑车不小心碰擦了停放在路边的小轿车,欲赔偿,等候车主未果,便主动留下联系纸条,被人们誉为“诚信中学生”。

事例二 “光盘行动”进校园——近来我省许多学校积极参与团省委组织的“校园光盘联盟”活动,同学们纷纷践行“我节约我光荣,剩菜剩饭要打包”。

(1)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简述个人的“微贡献”对社会进步的作用。(6分)

(2)请结合材料,说明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在“微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6分)

正确答案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2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变,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2分)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勿以善小而不为,成为“正能量”的创造者,不断积聚,才能形成强大的正能量驱动力,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分)

(2)①在日常平凡的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参与“微贡献”的活动中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政府、企业等方面的关系。③坚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从点滴做起,将每个人的一小步,积累在一起,才能推动社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6分)

试题分析:

(1)该题运用的原理范围固定,指向性明确,学生只需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中选择合适的原理加以分析论述即可。每个人的微贡献是量变,社会进步是质变,由此可以判断该题需要回答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结合每个人的微贡献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具体分析。

(2)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是该题需要回答的基本原理,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三个方面回答。注意联系每个人在微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做法加以表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上的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有人认为,网络越发展,危害性越大。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正确答案

(1)(1)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网络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主流。网络出现的负面问题是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3分)

(2)看问题要坚持发展的观点。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逐步减少它的消极影响。(3分)

(3)看问题要坚持联系的观点。通过加强管理,加强法制、法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会趋利避害,促进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3分)

(4)我们青年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积极促进网络事业的发展。(2分)

(5)该观点是片面的。(1分)

本题是评析题。开放性较强,要说明理由。评析要坚持辩证思维,既指出观点的合理之处,又要指出不妥之处。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即可。本题对网络进行评析。应从主流、支流全面分析。又要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到消极影响在减弱。坚持联系的观点,促进网络的良好发展。还要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减少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这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文化建设与生活息息相关,文化建设离不开实践。文化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文化建设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信心,又要看到其复杂性和各种困难。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文化建设?(12分)

正确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建设与人的精神生活相关,文化建设离不开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文化的发展。(3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文化建设必须探索和研究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3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重视量的积累,持之以恒。(3分)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文化建设既要有信心,又要看到长期性艰巨性,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分)

本题以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进行文化建设可以从联系具有普遍性、矛盾具有特殊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面分析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成语“出污泥而不染”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被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评价“出污泥而不染”。(6分)

正确答案

(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

(2)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分)

(3)对个人成长来说,污浊的环境是外因,自身的品格是内因,尽管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会有加速或延缓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坚守自己的品格,污浊的环境就不能起作用,也就不会改变自己的本质,从而“出污泥而不染”。(3分)

(共有三个评分项:1. 评价1分  2. 原理2分  3. 分析3分)

下一知识点 : 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发展的实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