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共46题
34.对图7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 )
① 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 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 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 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31.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
7.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23.2014年10月5日,习近平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文艺工作者需要( )
①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
②抓住主要矛盾,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把遵循文化创作规律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坚持群众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23.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的官员中,迷信“大师”所谓“指点”、信奉怪异“风水”的风气蔓延,甚至在一些公共决策时也要烧香拜佛,请“风水师”代为参考,不仅严重脱离群众,更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这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有( )
①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④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38.在过去150年间,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排放了全球70%以上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在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的一系列后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英、德、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于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通过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法的实施情况,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如期实现。
材料二:2008年以来,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队进口的高能耗产品征缴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简称碳关税),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1) 根据信息提示,完成表4。
表4
(2) 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促进节度减排目标的实现行使了哪两项职权?2009年,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既主动承诺节能减排,又反对征收碳关税。
(3) 当前,联合国在全球广泛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活动,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为此指出。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从价值观角度谈谈活动对你的启示。
23. 27年的牢狱之灾,一生无数的挫折、浑身的伤痛。“生活的意义不是我们曾活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在于我是否为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这一经典信念成为导航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漫漫自由路的明灯。这表明 ( )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②应在勇敢地牺牲自我发展前提下去奉献社会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④要以顽强的意志在抵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33.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他去世后,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其“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材料体现了( )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社会提高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③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有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④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的人生轨迹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