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13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C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苟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道家和法家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儒学的创立——孔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