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的小约翰·威尔斯在《1688年的全球史》写道: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巴洛克式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两位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入侵的军队和骚动的伦敦人是合唱队,而报界则起到了伴奏的作用。10月10日,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发表宣言,……宣言列举了詹姆斯王朝的所有“罪恶和弊端”。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英国的宗教改革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巴黎公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1.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东西方天平失衡的开端。其观察到的历史影响因素是

[ ]

A社会形态转变

B民族矛盾激化

C革命力量兴起

D文化途径迥异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十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 ]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

B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力量

C革命发生早,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高中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B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646年,法国枢机主教马扎然指出,“如果大不列颠国王恢复了过去的政权,即使相信它将会成为我们的敌人,也要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变成共和国好一些。”这表明

[ ]

A法国担心英国革命扩展到法国

B法国希望英国学习法国的共和制

C法国希望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法国担心英国与法国关系恶化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