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

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D.两列波叠加时产生干涉现象,其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是稳定不变的

(2)如图1所示是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2m/s,则x=1.5m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y=______cm,x=2.0m处质点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

(3)如图2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n=,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60°射向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光斑,求两光斑之间的距离L.

正确答案

(1)A、机械波必须借助于介质才能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而电磁波传播的是电磁场,电磁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不需要借助于其他物质作为媒介传播,真空中也能传播.故A错误.

B、红外线热效应显著,而穿透本领较弱,不能用来安检,铁路、民航等安检口使用x射线线对行李内物品进行检测.故B错误.

C、根据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得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故C正确.

D、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是相互间隔,是稳定不变的.故D正确.

故选CD

(2)由图读出波长λ=2m,由波速公式v=得该波的周期T==s=1s;该波的振幅为A=5cm.

t=0时刻,x=1.5m处质点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它将余弦规律振动,则其振动函数表达式y=-Acost=-5cos2πt(cm)

时间t=1.5s=1.5T,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四个振幅,则在1.5s时间内x=2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S=1.5×4A=6×5cm=30cm

(3)画出如图

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

n=

解得r=3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角β=60°

由几何知识得,两个光斑PQ之间的距离L=PA+AQ=Rtan30°+Rtan60°=cm≈0.23m

故答案为:

(1)CD

(2)-5cos2πt、30  

(3)两个光斑PQ之间的距离为0.23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模块3-4)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简谐运动过程中质点速度变化周期和动能变化周期是相同的

B.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物体运动时质量小于静止时的质量

C.声波、电磁波等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现象

D.激光能像无线电波那样被调制用来传递信息

(2)如图所示,一平行光束照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从下表面射出,射出的光线______(“平行”或“不平行”).如果调整平行光的入射方向,光线______(“能”或“不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3)湖面上有两片树叶A、B相距18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从A向B传播,树叶每分钟完成20次全振动,A叶处于波峰时,B叶正在波谷,两树叶间还有一个波峰.求水波的波速.

正确答案

(1)A:因为速度图象是正弦(余弦)函数,而动能是速度的平方,也就是正弦(余弦函数)的平方,其周期变为原来的一半,故A错误.

B: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物体运动时质量大于于静止时的质量,故B错误.

C:只要是波就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C正确.

D:计算机技术传递的是2进制数:0,1;可用激光的明灭来表示0,1;故可用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CD

(2)根据折射定律做出光路图如图:

因为上下两个表面平行,故在两个面上折射时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是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第一次的入射角等于第二次的折射角,故射出光线应平行.

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因为两界面平行,故能射入就能射出.即:如果调整平行光的入射方向,光线不能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3)树叶每分钟完成20次全振动,周期T==3s

A叶处于波峰时,B叶正在波谷,两树叶间还有一个波峰,故AB两点相距1.5个波长,即:1.5λ=18m,得:λ=12m

由:v=得:

v==4m/s

故答案为:(1)CD;(2)平行;不能;(3)4m/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v”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v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v(也称频率宽度).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一部分光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光称为甲光),其余的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部分从薄膜后表面反射回来,并从前表面射出(这部分光称为乙光),甲、乙两部分光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多在薄膜中传播一小段时间△t,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t的最大值△tmax与△v的乘积近似等于1,即满足:△tmax•△v≈1,才会观察到明显的稳定的干涉现象,已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激光频率v=4.32×1014Hz,它的频率宽度△v=8.0×199Hz,让这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为n=的液膜表面,射入时与液膜表面成45°角,如图所示.

(1)求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度.

(2)估算在图中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膜的最大厚度dm

正确答案

(1)由折射率n=

得射入薄膜中的光的速率:v=2.12×108m/s②

(2)由光的折射定律得=

设乙光在薄膜中传播时间的最大值为△tm,对应的最大厚度dm,则

=v△tm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得:△t•△ν=1⑤

由②③④⑤式得:dm=1.15×10-2m

答:

(1)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的传播速率为2.12×108m/s.

(2)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膜的最大厚宽dm为1.15×10-2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两束平行单色光a、 b垂直射入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从另一面AC射出时的光束为a′、b′,如图所示,则

(1)a、b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较大的是      (填a或b)

(2)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对应的干 涉条纹间距较宽的是    (填a或b)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顶角A增大时,出射光束在AC面上先消失的是       (填a′或b′)

正确答案

(1)a(1)a(1)b′

(1)根据光线通过棱镜的偏折角大小确定棱镜对两光束折射率的大小,由v=c/n比较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的大小.

(2)由折射率大小确定光束波长的大小.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双缝干涉间距较宽与波长成正比.

(3)当顶角A增大时,光线射到AC面上入射角增大,根据临界角大小判断哪束先消失.

解:(1)由图看出,光束通过棱镜后b光束的偏折角大于a光束的偏折角,则棱镜对a光束的折射率小于b对光束的折射率,由v=c/n可知,a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较大.

(2)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双缝干涉间距较宽与波长成正比,而棱镜对a光束的折射率较大,则a光束干涉条纹间距较宽.

(3)根据临界角公式sinC=1/n得知,a光束的临界角大于b光束的临界角,当顶角A增大时,光线射到AC面上入射角增大,b光束在AC面上先发生全反射,出射光束在AC面上先消失的是b′.

故答案为:(1)a;(2)a;(3)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左图为在暗室中观察肥皂薄膜干涉的实验装置,灯芯上洒有食盐的酒精灯发出黄色火焰,在图示的情况下,从肥皂薄膜的       (选填“右面”或“左面”)观察时,可看到黄黑相间的       (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干涉条纹。当用白光照射肥皂薄膜时,可观察到       (选填“黑白”或“彩色”)的干涉条纹。

正确答案

右面  水平  彩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D 

本题考查光的性质。白光经光密三棱镜色散时,紫光的偏折最大,A错;增透膜是利用薄膜干涉原理,B错;水面上油膜呈彩色是薄膜干涉,C正确;偏振的横波的特性,D正确。难度较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d=0.1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纹的间距是3.8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λ是多少?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4/3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正确答案

6.3×10-7m        2.8×10-2m

试题分析:由Δx=λ得λ=Δx≈6.3×10-7m

如果整个装置放入水中,激光器发出的红光在水中的波长为λ′

λ′=≈4.7×10-7m

这时屏上条纹的间距是:Δx′=λ′≈2.8×10-2m.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中央O点应该出现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将两狭缝S1、S2之前的距离变小,仍用上述光源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________(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正确答案

明 变宽

试题分析:光屏中央0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0,所以在该点出现明条纹.根据公式,d变小,则△x变宽.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当光屏上的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或为0,出现明条纹,当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以及条纹的间距公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正确答案

BD

在同一介质中红光传播速度最大,从AB面射入到BC面射出,红光用的时间最短,故选项A错.由于玻璃对红光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即紫光的偏折本领最大,所以彩色光带右边缘的色光为红光,左边缘的色光为紫光,且紫光的频率比红光的要高,当红光能让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紫光也一定能够,故选项B正确.在同样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波长越长,相邻干涉条纹间距越大,而彩色光带左边缘的色光是紫光,其波长最短,故选项C错.对玻璃而言,在七色光中,红光的临界角最大,当∠MNB逐渐变小时,射到AC面上的光的入射角变小,且红光入射角小得更多,故红光最先从从AC面透出,所以选项D正确.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以下情况可能出现的有(   )

正确答案

AD

白光作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屏上将呈现中央条纹为白色亮条纹而两边对称出现彩色条纹,A对;用蓝光作光源,屏上将呈现蓝色亮条纹与暗条纹(即黑条纹)相间,B错;如果改变两条狭缝之间的距离,屏上的条纹必然改变,C错;紫光作光源,遮住一条狭缝,屏上出现单缝衍射条纹,即间距不等的条纹,D对。

下一知识点 : 光的衍射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波的干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