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的干涉
- 共480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
正确答案
用单色光照射双缝,双缝间距等于0.06cm,缝到屏的距离为1.5m,若测得屏上7条亮条纹之间相距9.0mm,则此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正确答案
根据干涉条纹宽度公式:△x=λ;
△x=9.0mm×=1.5×10-3m.
用△x=1.5×10-3m
及d=0.06cm=0.06×10-2m,l=1.5m,
代入λ=d
可得:λ=6×10-7m.
答:单色光的波长是6×10-7m.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上画 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正确答案
解:(1)如图所示
(2)
因为d=2a,所以
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屏上O点到双缝S1、S2的距离相等。当用波长为0.75μm的单色光照射时,P是位于O上方的第二条亮纹位置,若换用波长为0.6μm的单色光做实验,P处是亮纹还是暗纹?在OP之间共有几条暗纹?
正确答案
解:当用波长为λ1=0.75μm的单色光时P为O上方第二条亮纹,所以P到双缝S1、S2的距离差△r=2λ1=2×0.75μm=1.5μm
改用λ2=0.6μm的单色光时,路程差△r=λ2,所以P为暗纹
从O到P路程差由零逐渐增大,必有路程差为和
λ2的两点,即OP之间还有两条暗纹
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SS1=SS2,且S1、S2到光屏上P点的路程差△s=1.5×10-6 m,当S为λ=0.6μm的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将形成_______条纹;当S为λ=0.5μm的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将形成_______条纹。(填“明”或“暗”)
正确答案
暗,明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_______(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正确答案
暗条纹,变宽
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发生干涉时,若两列波的波峰在某质点P位置相遇,则有()
正确答案
(选做题,选修3-4)
(1)下列现象体现光的波动性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