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猩红热

C肺结核

D霍乱

E伤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基础类考题,属于简单题目。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猩红热、肺结核、伤寒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都属于乙类传染病,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虽然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出现临床病例时应当按甲类传染病来管理控制。故答案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50岁。初诊为高血压,目前血压维持在145/85mmHg。护士在评估中发现患者喜好下列食物。护士应指出,其中最不利于控制高血压的食物是

A猪肝

B鲫鱼

C瘦肉

D河虾

E竹笋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不利于控制高血压的食物有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等。故本题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58岁。直肠癌晚期进行化疗,需定期测血常规。护士再次采血时患者拒绝,并说:“我太瘦了,血都快没了,不采了!”此时护士最适宜的回答是

A“您怎么这么不听话啊?采血不是为了你好吗?”

B“那您找你主治医生去吧!他若同意不化验就行。”

C“不采就算了,反正您的血管也不好扎。”

D“采血是为了监测您的病情,必须得采。

E“采血是为了更好地为您治疗,请您配合好吗?”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类考题,属于简单题目。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会经常碰到患者对检查、治疗、护理、饮食、休息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常常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解释和说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达到说服目的。肿瘤患者放疗时,每周测一次血常规,有的患者拒绝检查,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意识到这种监测的目的是保护自己。此时应当耐心开导患者,告诉患者采血的目的,此过程语气应当平和。A、B、C、D语气均比较强硬,患者容易不配合。故答案选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某时刻两列频率与振动情况、振幅均相同的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点是振动加强点,在整个干涉过程中处于波峰位置不变

BB点是振动减弱点,在干涉过程中在平衡点始终不动

C两波在B点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

D当C点为波谷时,经过一个周期此点出现波峰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A光具有波动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由红、绿、紫三种单色光组成的一细束复色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a、b、c三束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光是红光.a光是紫光

Bc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C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

D照射某金属,如果6光能产生光电效应,则a光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一束白光斜射入半圆形的玻璃砖的圆心,如图所示,通过玻璃砖后有AB两条光线,可知(  )

AA通过玻璃所需时间较短

BB通过玻璃中所需时间较短

C让A、B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的条纹间距比B大

D让A、B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的条纹间距比B小

正确答案

A,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OO′是半圆玻璃砖的中心线,有两束与OO′平行且距离相等的单色光a和b,从玻璃砖射出后相交于OO′上方的P点,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a光在玻璃中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大

B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比b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

C若b光照射某金属可以使其发生光电效应,而a光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若用这两种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两个相邻亮条纹的间距较小的是a光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不是垂直投射到光盘盘面上,光线在通过透明介质层时会发生偏折而改变行进的方向,光盘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光束①是红光,光束②是蓝光

B在光盘的透明介质层中,光束①比光束②传播速度更快

C若光束①、②先后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①的条纹宽度比光束②的宽

D若光束①、②先后通过同一单缝衍射装置,光束①的中央亮纹比光束②的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了减少玻璃表面光的反射损失,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折射率n=1.25的增透膜.设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700" nm,为使这种波长的反射光能最大限度地被减弱,所涂薄膜的最小厚度应是多少?

正确答案

140 nm

为了使玻璃表面的反射光最大限度地被减弱,要求在玻璃表面所涂的增透膜的厚度,恰好满足从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光干涉相消,但薄膜的厚度不宜过大,其最小厚度应为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设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频率为,则:

n==

λ==m=5.6×m

增透膜的最小厚度:

d=λ=1.4×m="140" nm.

下一知识点 : 光的衍射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波的干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