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的干涉
- 共480题
频率为的单色光从
和
投射到屏上,并且
与
振动相同。若屏上的点P到
与P到
的路程差为
,问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设O为到
和
路程相等的点,则PO间有几条暗纹?几条亮纹?
正确答案
PO间有6条暗纹,有5条亮纹(不包含P、O两点)
由公式得,满足产生亮纹的条件
,则P点将出现亮纹;又由
解得k =6,可判断PO间有6条暗纹,有5条亮纹(不包含P、O两点)先算出光的波长,由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判断P点应出现亮条纹;又由
解得k的值,再判断PO间亮纹和暗条纹数。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C
由公式∆x=可知,在d、
不变的情况下.∆
与
成正比,所以A对.由于频率越高,依据
可知,
越小,∆
也越小,故B措.因为
绿>
紫,
绿<
红,所以C对D错.
对两列光波在空中叠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
两列光波叠加是否发生干涉现象关键是看两列光是否是相干光,与光的频率、相位、振动方向有关,不同的色光频率一定不相同,所以不可能产生干涉现象,B项正确,光的强度不同则有可能满足相干,光当然能产生干涉现象,C项正确.
下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1)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 、 和 .
(2)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 .
正确答案
(1)滤光片 单缝 双缝 (2)BC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
(1)根据实验装置知,②、③、④依次是滤光片、单缝和双缝.
(2)由Δx=λ知,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是增大l,Δx变大;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Δx变小;将绿色滤光片改为红色滤光片,波长变长,Δx变大.故B、C选项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一点P到双缝的距离之差为1.5μm,若用频率为 Hz的单色光照射双缝,该点处于_____条纹.
正确答案
暗
单色光的波长,波程差为1.5μm,是半波长的5倍,即半波长的奇数倍,故该点处于暗条纹
故答案为:暗
如图,为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已知SS1=SS2。当S为λ=0.6μm的单色光源时,恰在屏上P点处形成第三级暗条纹,则S1、S2到P点的路程差△s= m;当S换用另一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恰形成第三级亮条纹(中央亮纹为第0级亮条纹),则这一光源的波长λ= m。
正确答案
1.5×10-6 5×10-7
由公式△s=(2n-1) 当n=3时 △s=1.5×10-6
有公式△s=nλ 当n=3时 λ= 5×10-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其发出的红光频率为4.74×Hz,从双缝射出的光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它们到达光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为2 531.6 nm.那么该点将出现怎样的干涉图样?
正确答案
红色的明条纹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中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根据光波的速度公式c=λf
有λ=m
="0.632" 9×m="632.9" nm
光的路程差跟红光波长之比为
n==4
即路程差为红光波长的整数倍.因此,两束红光在该点振动加强,出现红色的明条纹.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当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明条纹的中心时,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第4条明纹的中心时,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利用刻度尺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l,要求出相应光波的波长λ,还需已知的物理量是 .如果这一已知量用x表示,则λ的数学表达式是 .
正确答案
双缝的宽度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还需已知双缝的宽度x,由得:λ=
.
和
是两个相干的光源,发出的光波的波长为4.00×
m,A点与
和
的路程差为1.80×
m.若光源
和
的振动方向相同,则A点将出现条纹;若光源
和
的振动方向相反,则A点将出现条纹.(填“亮”或“暗”)
正确答案
暗 亮
本题考查光的干涉中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
n==
若光源和
的振动方向相同,则A点将出现暗条纹;若光源
和
的振动方向相反,则A点将出现亮条纹.
如下图所示,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设两个狭缝、
到屏上某点的路程差为d,则(波长为λ) ( )
正确答案
AD
本题考查光的干涉实验.
在路程差d=0处,出现中心亮纹.从中心向两侧延伸,若某点的路程差d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则该点出现亮条纹;若路程差d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则该点出现暗条纹,d=处的暗纹是距离O点最近的暗纹.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短,条纹间距越小,故正确选项为A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