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渤海2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甲)。

材料三:2010年1月27日海水分布图(图乙)。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_____,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有____和________。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因海冰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南向北递减;由近海向外海递增纬度洋流(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冷锋活动频繁(或亚洲高压势力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偏低海洋运输海洋水产养殖与捕捞

(3)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港口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的威胁;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变坏,水位上升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渎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材料二:下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

(1)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丰富海洋化学资源是_____________。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渤海是我国海水污染严重的海域之一,其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修建胶莱人工海河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胶莱人工海河的修建具有哪些经济与环境方面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山东半岛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盐;水资源紧缺

(2)海区封闭,内海与外海海水交换量小,自净能力较弱

(3)莱州湾与胶州湾之间陆地较狭窄,线路较短;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较小。

(4)经济意义:缩短渤海沿岸港口船只出入渤海的航程,降低运费;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及沿线的经济发展。环境意义: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的净化速度,缓解渤海的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5)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入实施我国沿海开发战略。(任答3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世纪20年代阿根廷宣布独立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下同)的主权问题上阿根廷就与英国存在争议。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就该岛主权问题爆发战争,最后阿根廷战败。但此后阿根廷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主权的要求。2010年2 月初,英国政府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强烈抗议。

材料二:下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位置示意图。

(1)马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__资源。

(2)马岛之争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之争。

(3)海啸是智利西部海域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了减轻灾害的损失,请您提出几点防御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岛的重要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油气;渔业

(2)资源

(3)建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评估系统;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等。

(4)马岛是南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通往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冲,同时也是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前哨阵地和后方物资补给中转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甲)。

材料三: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预报图(图乙)。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有_______和_______。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因海冰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南向北递减;由近海向外海递增;纬度;洋流(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冷锋活动频繁(或亚洲高压势力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偏低;海洋运输;海洋水产养殖与捕捞

(3)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港口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的威胁;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变坏,水位上升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