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9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是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突破.石墨烯具有原子级的厚度、优异的电学性能、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制备石墨烯方法有石墨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石墨烯的球棍模型及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下列有关石墨烯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石墨烯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B.石墨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

C.12g石墨烯含σ键数为NA

D.从石墨剥离得石墨烯需克服石墨层与层之间的分子间作用

(2)化学气相沉积法是获得大量石墨烯的有效方法之一,催化剂为金、铜、钴等金属或合金,含碳源可以是甲烷、乙炔、苯、乙醇或酞菁等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①钴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②乙醇沸点比氯乙烷高,主要原因是______.

③右图是金与铜形成的金属互化物合金,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

④含碳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a.甲烷  b.乙炔  c.苯  d.乙醇)

⑤酞菁与酞菁铜染料分子结构如下图,酞菁分子中氮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____;酞菁铜分子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B.硫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生产方法很多,如曼海姆法、石膏两步转化法等.

(1)本实验中,采用抽滤方法,图中A、B两仪器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

(2)在一部转化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aSO4•2H2O+2NH4HCO3=(NH42SO4+CaCO3+CO2↑+3H2O,该步反应温度必须低于35℃,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在两步转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两步转化反应器中用乙二醇代替水作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磷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还含有未分解的磷矿,未洗涤干净的磷酸、氟化钙、铁铝氧化物等,欲检验母液中含Fe3+,可用亚铁氰化钾溶液检验,该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该法优点除K2SO4产率高外,再列举一个优点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石墨烯是平面结构,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故A错误;

 B.碳碳双键上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所以导致石墨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故B正确;

C.石墨烯中一个碳原子具有1.5个σ键,所以12g石墨烯含σ键数为1.5NA,故C错误;

D.石墨结构中,石墨层与层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从石墨剥离得石墨烯需克服石墨层与层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BD;

(2)①钴是27号元素,钴原子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注意向排4s电子再排3d电子,所以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

故答案为:[Ar]3d74s2;     

②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导致乙醇的熔沸点大于氯乙烷的熔沸点,

故答案为: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氯乙烷分子间无氢键;

③每个晶胞中含有的铜原子数=6×=3,含有的金原子数=×8=1,所以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3Au或AuCu3,故答案为:Cu3Au或AuCu3

④a.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属于对称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b.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属于对称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c.苯是平面结构,属于对称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d.乙醇不是对称结构,所以是极性分子;

故选a、b、c; 

⑤酞菁分子中部分氮原子含有2个σ键一个孤对电子,所以采取sp2杂化,部分氮原子含有3个σ键一个孤对电子,所以采取sp3杂化;

该分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的氮原子才是配原子,所以酞菁铜分子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2;

故答案为:sp3和sp2;2;

B.(1)A、B两仪器名称分别为:布氏漏斗和安全瓶,故答案为:布氏漏斗;安全瓶;

(2)碳酸氢铵易分解,为防止碳酸氢铵分解,所以反应温度必须低于35℃,故答案为:防止NH4HCO3分解;

(3)氯化钾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

故答案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

(4)硫酸钾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乙二醇,所以加入乙二醇是为了降低K2SO4溶解度,有利于K2SO4析出,提高产率,

故答案为:降低K2SO4溶解度,有利于K2SO4析出,提高产率;

(5)铁离子和铁氰化钾反应生成KFe[Fe(CN)6]沉淀,其反应方程式为:Fe3++K++[Fe(CN)6]4-=KFe[Fe(CN)6]↓,故答案为:Fe3++K++[Fe(CN)6]4-=KFe[Fe(CN)6]↓;

(6)该法优点除K2SO4产率高外,还有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得到副产品化肥等,故答案为: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得到副产品化肥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三选一)【化学一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钴(Co)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钴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电机、机械、化工、航空和航天等领域。钴在化合物中通常以+2、 +3价的形式存在。

(1)写出基态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2)Co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在该晶体中与一个钴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钴原子有_________个

(3)Co2+、Co3+都能与CN-形成配位数为 6的配离子。CN-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1mol HCN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

(4)用KCN处理含Co2+的盐溶液,有红色的Co(CN)2析出,将它溶于过量的KCN溶液后,可生成紫色的[Co(CN)6]4-,该配离子是一种相当强的还原剂,在加热时能与水反应生成 [Co(CN)6]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d74s2

(2)CoO;12

(3)sp2;NA (4)2[Co(CN)6]4-+2H2O2[Co(CN)6]3-+H2↑+2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Co3+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 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则无明显现象,则第一种配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第二种配合物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_,如果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产生_____________现象。

(2)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Henry Bragg和Lawrence Bragg,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图,其中配位键和氢键均采用虚线表示。

①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②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

(3)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①CH2=CH2 ②CHCH ④HCHO等,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填物质序号),预测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形。

正确答案

(1)[Co(NH3)5Br]SO4;[Co(SO4)(NH3)5]Br;淡黄色沉淀

(2)①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3)①③④;平面三角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选做题)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在所有的元素中位居第三位。

(1) Al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种同能级的电子。

(2) Mg、Al、Si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 AlCl3·NH3和AlCl4中均含有配位键,在AlCl3·NH3中,配体是________,提供弧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_;AlCl4– 中Al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

(4)铝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一个晶胞中铝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晶体中一个铝原子周围与之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铝原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   

(2)Al

(3)NH3;N;sp3  

(4)4;1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常用(en)表示]作用,可形成配离子(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H、O、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乙二胺沸点高于Cl-CH2CH2-Cl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代码,多选)  ;

          a配位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4)该配合物[Cu(en)2]Cl2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其中铜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O>N>H 

(2) sp3;前者存在分子间氢键

(3) a,b,c  

(4) 氯化二乙二胺合铜(Ⅱ);4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配合物理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