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胎龄35周早产儿,生后32天,冬天出生,母乳喂养。体重已由出生时2.0kg增加至3.0kg。现在可以添加的辅食和添加的目的是

A米汤,以补充热量

B菜汤,以补充矿物质

C软面条,以保护消化道

D蛋黄,以补充铁

E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正常一个月体重增加=2.0+1×0.7=2.7kg。小儿生长速度偏快。要鱼肝油补充维D,利于骨骼发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70岁,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入院治疗,今晨进食油条,豆浆时,突然面色发绀,继而倒地,抽搐,意识丧失。该患者最可能发生

A酮症酸中毒

B噎食

C癫痫小发作

D癔病

E中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噎食是病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吞咽反射导致的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狭窄处。精神病人噎食一般发生突然,轻者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双眼直瞪、双手乱抓或抽搐,重者意识丧失、全身瘫软、四肢发凉、二便失禁、呼吸停止、心率快而弱进而停止。如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死亡率较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水面下的光源S向水面A点发射一束光线,反射光线为c,折射光线分成a、b两束,则(  )

A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B由于色散现象,经水面反射的光线c也可能分为两束

C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D若保持入射点A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a光先消失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面下斜向上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用a、b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它们的衍射条纹宽度都是均匀的

C在水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的速度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正确答案

A,C,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______.

(2)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

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测量数条亮条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应注意单缝、双缝间距离大约是5~10cm,还应注意______.

(3)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记为A位置;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另一亮纹中心对齐,记为B位置,如图所示.则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______mm.

(4)已知双缝间距d=0.5m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0.5m,由计算式λ=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nm.

正确答案

(1)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双缝,最后是光屏,故顺序为:

C E D B A;

(2)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3)游标卡尺读数=可动刻度读数+游标尺读数;

故xA=11mm+0.1mm×1=11.1mm;

xB=15mm+0.1mm×6=15.6mm;

相邻亮纹的间距:△x==≈0.64mm

(4)根据公式△x=λ,波长为:λ=△x=×0.64=6.4×10-7m=640nm

故答案为:

(1)CEDBA;

(2)单缝、双缝平行;

(3)15.6、0.64;

(4)△x、640n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单色光照射双缝,双缝间距等于0.06cm,缝到屏的距离为1.5m,若测得屏上7条亮条纹之间相距9.0mm,则此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正确答案

根据干涉条纹宽度公式:△x=λ;

△x=9.0mm×=1.5×10-3m.

用△x=1.5×10-3m

及d=0.06cm=0.06×10-2m,l=1.5m,

代入λ=d

可得:λ=6×10-7m.

答:单色光的波长是6×10-7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所用双缝间的距离为=0.1 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6.0 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明条纹的间距是3.8 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是多少?假如把整个干涉装置放入折射率为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明条纹间距是多少?

正确答案

6.3×10-7 m;2.85×10-2 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上画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正确答案

解:(1)如图所示

(2)

因为d=2a,所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上画 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正确答案

解:(1)如图所示

(2)

因为d=2a,所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若屏上的P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2.1×10-6 m,用A光(在折射率n=1.5的介质中的波长为4×10-7 m)照射双缝,P处是亮纹,还是暗纹?

(2)若屏上P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2.1×10-6 m,用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 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入射角θ2=37°时,折射角θ1=90°)照射双缝,P 处又怎样?

正确答案

解:(1)设A光在空气中波长为λ1,在介质中波长为λ2,得λ1=nλ2=1.5×4×10-7 m=6×10-7 m

根据路程差△x=2.1×10-6 m,所以

由此可知,从S1和S2到P点的路程差△x是波长λ1的3.5倍,所以P点处为暗条纹

(2)根据折射定律,有:

由此可知,B光在空气中波长3.15×10-7 m=5.25×10-7 m

由路程差△x和波长λ的关系

可见,用B光照射P点处为亮条纹

下一知识点 : 实验:用双逢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光的干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