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请据图8分别说明南非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a、b两城市均且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坡市)?为什么?请据图探究并说明。

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山东省从巴西等国进口优质铁矿砂,满足省内钢铁企业的需要

(3)图10中中反映了哪些有利于山东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请列举两条。

(4)非洲一些产金国面临着金金矿开采难度加大,设备落后,成本提高等问题。进年来,我国一些矿业企业积极参与非洲矿产开发的合作项目。填表说明,中、非业企业在金矿开发中是如何实现合作共赢的?

正确答案

(1)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位于非洲南端,三面临海;成为海运交通要道(海运条件优越)。

(2)a城市年降水量比b城市少,a城市雨季比b城市短。A城市位于南回归线与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较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b城市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3)有煤炭资源;海陆交通便利。

(4)

①资金(技术、设备)

②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黄金产量)。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气候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在多种区位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读下列图文材料,回到问题。

汽车制造业具有链条长、关联企业多的特点,既有整车生产企业,又有与之相配合的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的销售服务企业,它们共同组成庞大的汽车生产链。

(1)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

(2)图2显示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如图2a所示,在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下,在中心区形成汽车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形成由核心企业一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如图2的b、c、图,进一步阐述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3)从市场、土地价格、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对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从1996年到2010年,中密度区明显向都市圈北部拓展;高密度区由京津及其周边地区进一步向外扩展,都市圈东部、南部也出现若干高密度区。

(2)

图2b显示,在市场等因素的吸引下,中心区域又出现了新的核心企业,同时与该核心企业相关的上、游的关联企业也集聚而来,形成由两个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

图2c表示,集聚在中心区域的核心企业和部分关联企业,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或为了降低成本,向外扩散,同时集聚了一批新的关联企业。

(3)京津冀都市圈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汽车销售市场广大;京、津市区土地价格较高,但该都市圈地域广大,京、津、冀郊区(县)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原有工业基础较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水平高,有利于形成众多的上游关联企业,从而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已有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协作与创新。因此,京津冀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域之一,且汽车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京、津郊区县或河北省的一些中心城市附近。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7.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分析,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0.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图6。

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1.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图6。

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3.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 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环境

B扩大市场

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8.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分析,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技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34.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读图回答问题。

(注: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

(1)据图1,概述N市1996~2010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

(2)据图2,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表中两个范围的数据归纳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2010年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

(4)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1)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任答两点即可)

(2)

可见,在0-1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

(3)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4)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应该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合理性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使中心城区制造业就业密度较低,改变了原来中心城区制造业的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利用不同荡然区域的空间位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因此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是合理的。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6 分

36.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2) 简述途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3) 比较图10(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 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产生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1)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

(4)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5)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

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农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磷矿资源丰富,矿业在摩洛哥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古城,也是旅游休养胜地。

(1)指出达尔贝达市气温的年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近年来摩洛哥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请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其原因。

(3)有关国家计划到古城丹吉尔创办工业区,发展磷矿加工业。对此,各界人士争议不断。你是否赞同在丹吉尔创办工业区发展磷矿加工业?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特征:气温年变化小。原因:夏季气温凉爽,主要是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同时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冬季温和,主要是东部的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同时受西南风影响,气温较高。

(2)气候方面:摩洛哥气候的南北差异大,北部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严重缺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形方面:中部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河流短促,难以蓄水,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

(3)赞同。摩洛哥磷矿资源丰富,矿产开采历史悠久;丹吉尔地处直布罗陀海峡附近,交通便利;发展磷矿加工业可以增加就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赞同。发展磷矿加工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古城的保护;会破坏当地环境,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丹吉尔距磷酸盐矿较远,运输费用较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变化的特征与原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气温的年变化特征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原因主要从洋流、海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该国降水有两个特征,一是季节差异大,二是空间差异大,而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和空间差异。该国中部为山脉地形,河流短且流速快,蓄水难,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调节径流。第(3)问,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如果赞同,可从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回答。如果反对则主要从古城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知识点

工业的区位选择非洲
下一知识点 :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工业的区位选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