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企业会计体系概述
- 共510题
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 )。
A.定价政策
B.交易金额
C.交易类型
D.关联方关系的性质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包括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这些要素一般包括:交易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关联方之间签订的交易协议或合同如涉及当期和以后各期的,应当在签订协议或合同的当期和以后各期披露协议或合同的主要内容、交易总额以及当期的交易数量及金额、对于因关联交易产生的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中的关联交易差价、应当分别说明其性质、产生的原因及金额。
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A.关联方关系的性质
B.关联方交易的类型
C.关联方交易要素
D.包括在合并报表中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
E.零星的关联方交易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但企业不应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披露包括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零星的关联方交易也不需披露。
从事______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A.资本、基金核算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C.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D.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考点]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解析]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①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②出纳;③稽核;④资本、基金核算;⑤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⑥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⑦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⑧总账;⑨财务会计报告编制;⑩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故选A、B、C、D。
Und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of a bank, or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 would normally use which type of balance sheet format()
A. Classified.
B. Liquidity-based.
C. Market-value based.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国际会计标准(IAS)第一条的规定,当企业提供比经常性(非经常性)报表更具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财务信息(如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时,建议使用流入流出报表。 [考点]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下列有关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事务执行的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的是( )。
A.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享有同等的权利
B.合伙人可以自营与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C.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无权查阅合伙企业会计账簿
D.聘用非合伙人担任经营管理人员的,其在被聘用期间具有合伙人资格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权利:(1) 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事务享有同等的权利;(2) 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3) 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有监督权,有权查阅合伙企业会计账簿;(4) 聘用非合伙人担任经营管理人员,其在被聘用期间不具有合伙人资格。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论盈利或亏损都必须按照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要求报送会计报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包括:资产负债表、( )、经营支出明细表、会计报表附注。
A.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基建投资表
B.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利润分配表
C.损益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现金流量表
D.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事业支出明细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向税务机关报送的会计报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会计报表附注。
根据税法规定,下列符合所得税相关法规的有 ( )。
A.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B.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C.对于工业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年度会计利润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D.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实发工资总额 2%的部分,准予扣除
E.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化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50%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对于工业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年度应税所得而非会计利润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1998年至2002年有关固定资产业务的资料如下: (1) 1998年12月10日,收到捐赠的尚需安装的新设备一台。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据标明,该设备的价值为2 200万元(含增值税额)。在该设备安装过程中,领用自产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100万元;发生安装人员工资费用2万元。12月31日该设备安装完工并交付使用。 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69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2) 2002年4月11日将该设备出售,收到价款371万元,并存入银行。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 要求: (1) 编制接受设备捐赠、安装和交付使用的会计分录。 (2) 计算该设备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3) 计算出售该设备所产生的净损益。 (4) 编制出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资本公积”和“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 借:在建工程 2 2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1 474 递延税款 726 借:在建工程 117 贷: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在建工程 2 贷:应付工资 2 或: 借:在建工程 119 贷: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应付工资 2 借:固定资产 2 319 贷:在建工程 2 319 (2) 199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 319-69)×5÷(1+2+3+4+5)=750(万元) 200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 319-69)×4÷(1+2+3+4+5)=600(万元) 200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2 319-69)×3÷(1+2+3+4+5)=450(万元) (3) 2002年1至4月应计提的折旧额=(2 319-69)×2÷(1+2+3+4+5)×4÷12 =100(万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 319-(750+600+450+100)=419(万元) 固定资产出售形成的净损益=371-419-2=-50(万元) 评分说明:如净损益计算错误但1至4月份应计提折旧额计算正确,给1分;如净损益为正数且未注明为损失,但后面相应的会计分录正确的,给2分。 (4) 借:固定资产清理 419 累计折旧 1 900 贷:固定资产 2 319 借:银行存款 371 贷:固定资产清理 371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贷:银行存款 2 借:营业外支出 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 借:递延税款 726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26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1 47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474
解析
在本题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对企业接受的非现金资产捐赠进行会计处理时,尽管在捐赠时,不需要缴纳所得税,但考虑到在出售或清算时,需要缴纳所得税,所以,为了避免虚增企业净资产,公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尤其是负债情况,在将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计入资本公积时,需要从其价值中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 (2) 工程领用商品应视同于销售,按商品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 (3) 年数总和法折旧率是逐年降低的,而计提折旧的基数为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每年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降低。 (4) 处置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一般清理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A,同时,由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计算了未来应交所得税,计入递延税款,现在固定资产价值实现,应履行纳税义务,应将递延税款转入应交税金。另外,在企业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时,由于非现金资产价值尚未实现,暂时计入了“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账户,而在处置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价值已完全实现,因此,将“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下列关于非居民企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
A.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
B.应纳税所得额=经费支出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营业税税率)
C.非居民企业会计资料健全可以查账征收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D.税务机关核定从事管理服务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时,可在30%~50%间确定利润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A项应为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B项应纳税所得额=经费支出总额/(1-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营业税税率)×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C项非居民企业会计资料不健全不可以查账征收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下列人员中,不可能成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主体的是( )。
A.国有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
B.公司制企业负责人
C.学术团体负责人
D.事业单位负责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主体构成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国有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不是单位领导人,所以不能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主体。故A选项正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