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企业会计体系概述
- 共510题
在不涉及相关税费的情况下, 下列有关债务重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债务人偿还的现金超过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B.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
C.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D.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而A和C选项不符合债务重组定义,即债权人未做出让步不属于债务重组,D选项中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在不涉及相关税费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债务重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债务人偿还的现金超过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B.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
C.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D.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而A和C选项不符合债务重组定义,即债权人未做出让步不属于债务重组,D选项中债务人偿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对于共同控制经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共同控制经营与合营企业的相同点是都是一个会计主体
B.通过共同控制经营获取收益是共同控制经营的显著特征
C.合营方应将共同控制资产作为本企业的资产确认
D.合营方对发生的与共同控制经营的有关支出应进行归集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共同控制经营与合营企业不同,合营企业是通过设立一个企业,有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存在,而共同控制经营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的下列明细项目中,不得用于转增股本的有( )。
A.股本溢价
B.股权投资准备
C.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D.关联交易差价
E.拨款转入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股权投资准备、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关联交易差价不得直接用于转增股本。
下列人员中,不可能成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主体的有( )。
A.国有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
B.公司制企业负责人
C.学术团体负责人
D.事业单位负责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主体构成
[解析]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国有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不是单位领导人,所以不能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主体。A选项正确。
下列关于企业使命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是确定公司使命并将其在公司使命陈述中加以明确
B.企业使命是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整体发展方向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也是企业的根本任务或其存在理由
C.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企业的使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
D.企业使命不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具体结果的表述,而是企业开展活动的方向、原则和哲学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是确定公司使命并将其在公司使命陈述中加以明确。使命是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整体发展方向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也是企业的根本任务或其存在理由。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企业的使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企业使命不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具体结果的表述,而是企业开展活动的方向、原则和哲学。企业使命是对企业“存在理由”的宣言,它要回答“我们的企业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明确企业使命。
根据税法规定,下列符合所得税相关法规的有 ( )。
A.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B.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C.对于工业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年度会计利润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D.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实发工资总额 2%的部分,准予扣除
E.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化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50%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对于工业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年度应税所得而非会计利润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下列项目中,能够影响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因素有( )。
A.购建固定和其他资产支付现金
B.发行债券收到现金
C.偿还中央银行借款
D.支付各项税费
E.增加股本收到现金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现金流量表中,将现金流量分为三大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直接进行产品生产、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的活动,它们是企业取得净收益的主要交易和事项。
根据税法规定,下列符合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的有( )。
A.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在 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B.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C.对于工业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年度会计利润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D.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 2%的部分,准予扣除
E.非居民企业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选项C,对于工业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是,年度应税所得而非会计利润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选项D,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选项E,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得均负有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企业。因此,仅就来源于我国所得负有我国纳税义务的非居民企业,不适用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 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下列有关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基础
B.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基础
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递延
D.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于换入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