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 共997题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甲: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乙:无色、无味而易燃,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
丙: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消毒杀菌。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含有的一种共同元素是____(填名称);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
(3)上述元素的原子M层有一个未成对p电子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4)B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____(填序号)。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正确答案
(1)氢
(2)第二周期ⅣA族;1s22s22p4
(3)Cl
(4)B、C
阅读下面的信息,推断元素及有关物质,按要求回答物质:
信息①:X、Y、Z、W是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2。
(1)根据信息①,X一定不是_________ (填序号)。
A. 氢
B. 碳
C. 氧
D. 硫
信息②: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三种能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26。
(2)这四种元素中是否可能有一种是铝元素?___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
信息③:向上述四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3)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信息④:向上述四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4)生成白色沉淀物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信息⑤:X与W同主族
(5)X与浓硫酸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AD
(2)可能
(3)Mg(OH)2 (4)SiO32-+2H+ == H2SiO3↓(或SiO32-+2H++H2O==H4SiO4↓)
(5)C+2H2SO4(浓) CO2↑+2SO2↑+2H2O
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硅酸镁(Mg2Si3O8·nH2O)等化合物。
(1)三硅酸镁的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___,某元素与镁元素不同周期但在相邻一族,且性质和镁元素十分相似,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_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3)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镁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________(填“大”或“小”),该元素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2O3、MgO和SiO2都可以制耐火材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a.Al2O3、MgO和SiO2都不溶于水
b.Al2O3、MgO和SiO2都是白色固体
c.Al2O3、MgO和SiO2都是氧化物
d.Al2O3、MgO和SiO2都有很高的熔点
正确答案
(1)2MgO·3SiO2·nH2O;1s22s1;
(2)13;5;
(3)大;Al(OH)3+OH-==AlO2-+2H2O
(4)a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 16O2和0.1 mol 18O2中均含有0.8 mol质子
B.K+、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N2O5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D.新制的氯水显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始终呈红色
正确答案
C
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E和D同主族;F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ⅠA族.根据以上信息用相关的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B与D形成化合物BD2的分子式为______,空间构型为______.
(3)A2D的沸点比A2E高的原因是______.
(4)常温常压时,2.8g BD气体在3.2g D2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BD2气体时放出28、3kJ的热量,则表示B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A、C、D三元素能形成一种强酸甲,写出单质B与甲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应为H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应为O元素,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则C为N元素,E和D同主族,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应为S元素,故答案为:N; S;
(2)B与D形成化合物BD2为CO2,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2,含有2个δ键,为直线形分子,
故答案为:CO2;直线型;
(3)O元素原子半径小,非金属性较强,可形成氢键,所以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熔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熔沸点升高;
(4)2.8g BD气体在3.2g D2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BD2气体时放出28.3kJ的热量,即2.8g CO气体在3.2g O2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28、3kJ的热量,则n(CO)==0.1mol,所以可得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O2(g)=CO2(g)△H=-283KJ/mol,
故答案为:CO(g)+O2(g)=CO2(g)△H=-283KJ/mol
(5)该反应为C和浓硫酸的反应,反应条件为加热,生成CO2和SO2,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