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 共997题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E单质须保存在煤油中.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M、N,且M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最简单的有机气体物质;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回答下列问题:
(1)N的电子式为______;M分子中含有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
(2)D与E以1:1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A、B、C、D可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X;A、D、E可形成化合物Y;X与Y以物质的量之比1:2加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后水溶液显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由N与D的单质、KOH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会产生C的单质.则其负极反应为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一定温度下,将4mol C单质和12mol A单质通入到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in达到平衡状态时,A单质的转化率是50%,则用A单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______.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提高A单质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选填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生成物 b、平衡后再加入6molA物质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e、平衡后再加入2molC物质.
正确答案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应为H,E单质须保存在煤油中,应为Na,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M、N,且M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最简单的有机气体物质,则M为CH4,B为C,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应为O,则N为NH3,C为N,
即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
(1)N为NH3,电子式为
,分子中含有N-H键,为极性键,故答案为:
; 极性;
(2)D与E以1:1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3)化合物X为NH4HCO3,Y为NaOH,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O3+NH3↑+2H2O,
反应溶液的溶质为Na2CO3,由于发生CO32-+H2O
HCO3-+OH-,则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NH4HCO3+2NaOHNa2CO3+NH3↑+2H2O;碱;CO32-+H2O
HCO3-+OH-;
(4)NH3、O2和KOH形成的原电池中,NH3被氧化生成N2,则负极反应为2NH3-6e-+6OH-═N2+6H2O,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溶液体积增大,OH-浓度减小,则溶液pH减小,
故答案为:2NH3-6e-+6OH-═N2+6H2O;减小;
(5)N2+3H2
2NH3
起始:2mol/L 6mol/L 0
转化:1mol/L 3moL/L 2moL/L
平衡:1mol/L 3moL/L 2moL/L
则v(N2)==0.5mol/L-1min-1,k=
=
,
提高H2单质的转化率可以采取: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生成物以及平衡后再加入2molN2物质,如平衡后再加入6molH2物质,则H2的转化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故答案为:0.5mol/L-1min-1;;a、c、e.
X元素的一种核素,其氯化物为XCl2,取1.11g该氯化物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AgNO3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X核素中有20个中子.(1)试写出XCl2与AgNO3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用XCl2代入方程式书写,注意X的化合价).(2)X的质量数为多少?(3)指出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正确答案
(1)XCl2与AgNO3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XCl2+2AgNO3=2AgCl↓+X(NO3)2,
答:XCl2+2AgNO3=2AgCl↓+X(NO3)2;
(2)n(AgNO3)=0.02L×1mol/L=0.02mol,由方程式可知,n(XCl2)=0.01mol,
则M(XCl2)==111g/mol,
M(X)=111g/mol-2×35.5g/mol=40g/mol,
所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近似等于质量数,所以质量数为40,
答:X的质量数为40;
(3)X的质量数为40,X核素中有20个中子,则质子数为40-20=20,为Ca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ⅡA,
答:X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
图中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E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生理盐水主要成分(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B在周期表的位置第______周期______族,G的电子式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则H为甲烷,由反应②可知G为CCl4,A为HCl;K是生理盐水主要成分,则K为NaCl,由反应④可知C为NaOH;B为金属,能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则B为Al,由框图中的转化可知E为氢气,D为氯化铝,F为偏铝酸钠,I为氢氧化铝,J为氧化铝;
(1)因B为铝,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G为CCl4,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三;ⅢA;
;
(2)D为氯化铝,F为偏铝酸钠,则反应①的离子反应为Al3++3AlO2-+6H2O=4Al(OH)3↓,故答案为:Al3++3AlO2-+6H2O=4Al(OH)3↓;
(3)因烷烃的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为保证甲烷完全反应,则氯气应过量,故答案为:光照;过量Cl2;
(4)J为氧化铝,C为NaOH,则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NaOH═2NaAlO2+H2O.
A+、B+、C-、D、E 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①A++C-→D+E;②B++C-→2D.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E和A+的电子式E______、A+______.
正确答案
常见的10电子分子有:CH4、NH3、H2O、HF、Ne,离子有:H3O+、OH-、NH4+、F-、Na+、Mg2+、Al3+等,B++C-→2D可知B+为H3O+,C-为OH-,D为H2O;由A++C-→D+E可知A+为NH4+,E为NH3,则
(1)反应①为NH4+和OH-的反应,生成H2O和N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NH4++OH-=NH3 +H2O;
(2)E为NH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A+为NH4+,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
;
.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E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C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C、E属同一周期,且能形成1:3型化合物;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A、D原子序数相差8;若用A、B、D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只有一种溶液中能析出白色沉淀Y.
(1)写出E元素和钾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2)C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将红热的A单质投入到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浓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生成白色沉淀Y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在1molD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中,含有共价键______mol.
正确答案
C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应为Al元素,C、E属同一周期,且能形成1:3型化合物,E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应为Cl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应为N元素,A、D原子序数相差8,可为同主族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A为C元素,D为Si元素符合,A、B、D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CO2、N2O5以及Si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只有一种溶液中能析出白色沉淀Y,
该沉淀为H2SiO3或H4SiO4,
(1)由以上分析可知E为Cl元素,可与K元素化合生成KCl,故答案为:KCl;
(2)C的氧化物为Al2O3,为两性氧化为,可与碱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3)A为C元素,B为N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浓溶液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C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CO2↑+4NO2↑+2H2O;
(4)Y为H2SiO3或H4Si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或(H2O+SiO32-+2H+=H4SiO4↓),
故答案为:SiO32-+2H+=H2SiO3↓或(H2O+SiO32-+2H+=H4SiO4↓);
(5)D为Si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中,Si原子可与4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则在1molD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中,含有4mol共价键,故答案为:4.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