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 共997题
A+、B+、C-、D、E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有10个电子,已知:
①A++C-==D+E↑;
②B++C-==2D。
请回答:
(1)C-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粒子是________ 和_________ ,A+ 离子中的键角为__________ 。
(3)分别写出A+和D反应、B+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
(5)除A+、B+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NH3 ;H3O+ ;109°28'
(3) NH4+ +H2ONH3·H2O+H+ ;H3O+ + NH3==NH4+ + H2O
(4)CH4 ;Ne
(5) Na+ ; Mg2+
有关元素X、Y、Z、W的信息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Y与W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填字母).
a.W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Y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
b.W元素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于Y元素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c. W元素的单质能与Y元素的氢化物反应,置换出Y单质
d. W的最高价含氧酸比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
(3)Z元素和X元素可形成离子ZX42-,含该离子的盐是优良的绿色消毒剂和无机絮凝剂.
ZX42-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还原产物是Z3+,含该离子的盐用作絮凝剂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1)Z为Fe元素,原子序数为26,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Ⅷ族;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为Cl,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可根据
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以及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但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如硫化氢的酸性比水强,但非金属性S的比O弱,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故答案为:Cl;acd;
(3)FeO42-具有强氧化性,可为还原生成Fe3+,Fe3+易水解生成Fe(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起到净水作用,
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故答案为:FeO42-的还原产物为Fe3+,能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Fe(OH)3(胶体)+3H+,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有吸附作用,起到净水作用.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负一价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C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3)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符号为N,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故答案为:N;
(2)设元素B的核电荷数是a,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因为阴离子B-与阳离子C+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a=18-1=17,b=18+1=19,则B-为Cl-,其结构示意图为:
,C为K原子,
其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1,故答案为:
;1s22s22p63s23p64s1.
(3)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为Cu,
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已知A,B,C,D,E,F均为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2,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B离子与E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形成E2B2,E2B型化合物.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其原子与E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推断:①B元素为______
(2)当n=2时.A与氢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的分子应属于______分子(填记性或非极性),该分子中有______个σ键和______个π键
(3)DCl2分子中,中心原子D有______对孤对电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DCl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型.
正确答案
A,B,C,D,E,F均为前四周期元素,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B为O元素;B离子与E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含有电子数为10,可形成E2B2,E2B型化合物,故E为Na元素;C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C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s23p3,故C为P元素,D元素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则价电子排布为3s23p4,故D为S元素,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其原子与E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F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是29号Cu元素,A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2,属于第ⅣA族,则
(1)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O元素,
故答案为:O;
(2)当n=2时,A为C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的分子为C2H2,C2H2是直线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该分子中含有2个C-Hσ键,1个C≡C三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故该分子中有3个σ键和2个π键,
故答案为:非极性,3、2;
(3)D为S元素,SCl2分子中,中心S原子有孤对电子读数为═2,中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2+2=4,价层电子对模型为正四面体,由于有2对孤对电子,故SCl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型,
故答案为:2,V.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______;D元素在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写具体的离子符号)
(3)A、B两元素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它属于______(“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正确答案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A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6,故A为O元素;A、C同主族,则C为S元素,B、C、D同周期,且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则B为Na元素,D为Cl元素.则
(1)A为O元素;D为氯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ⅦA族;
故答案为:O;三、ⅦA.
(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其中S2-比O2-多一个电子层,则离子半径:S2->O2-,由于O2-和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可知半径O2->Na+,所以离子半径:S2->O2->Na+.
故答案为:S2->O2->Na+.
(3)A为O元素、B为Na元素,A、B两元素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Na2O2;离子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