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短周期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同主族,B、C、D三种元素原子形成的金属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B、C、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A、B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W,W易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W的电子式______,W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以C、D两元素的单质作为电极①以A、E组成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则负极为______(填元素名称),正极反应式是______. ②以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则负极为______(填元素名称),负极反应式是______.

(3)已知C单质与E单质可发生燃烧反应,以H2SO4作为电解质溶液设计成燃料电池,则负极反应式是______,正极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知:A,B,C,D,E依次为:氢、钠、镁、铝、氯,

(1)因氢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Na+和H-构成,所以NaH的电子式为:Na+[:H]-,氢化钠易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NaH+H2O=NaOH+H2↑,故答案为:Na+[:H]-;NaH+H2O=NaOH+H2↑;

(2)镁、铝和盐酸形成原电池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是镁和盐酸的反应,所以镁作负极,金属铝作正极,正极是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镁、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原电池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金属镁作正极,电池总反应和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相同:2Al+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反应式是:2Al+8OH--6e-=2AlO2-+4H2O,

故答案为:镁;2H++2e-=H2↑;铝;2Al+8OH--6e-=2AlO2-+4H2O.

(3)燃料电池工作时,镁失电子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氯气得电子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Cl2+2e-═2Cl-,电解质溶液是H2SO4,故答案为:Mg-2e-═Mg2+;Cl2+2e-═2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一种单质硬度很大,C燃烧时使火焰呈现黄色,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E,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E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4)9克A单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1L 1mol/L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

(5)写出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正确答案

(1)C燃烧时使火焰呈现黄色.则C为Na;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E,则B为O、E为Na2O2、D为S;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一种单质硬度很大,则A为C.

故答案为:碳,氧,钠,硫;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3)硫元素在第三周期,ⅥA主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 第VIA族;

(4)9g碳完全燃烧生成0.75mol二氧化碳,通入含1mol氢氧化钠的溶液中,0.5molCO2与NaOH反应生成0.5molNa2CO3,剩余0.25molCO2与0.25molNa2CO3反应生成0.5molNaHCO3,故答案为:0.25molNa2CO3 0.5molNaHCO3

(5)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B、D属于同一主族,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1)A、B的元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

(2)D、E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

(3)自然界中B元素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请写出工业上制取B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实验量制取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a克C单质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测得生成气体(标况,下同)体积为m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将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HCl溶液,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nL.则m:n=______.

正确答案

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变小.E为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E为H元素;C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C为Al;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次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D为C;B、D属于同一主族,则B为Si;A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A为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则A为Cl,

(1)由上述推断可知,A为氯,B为硅,故答案为:氯;硅;

(2)D、E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化合物为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

故答案为:CH2═CH2

(3)工业上利用碳与二氧化硅来制取硅,反应为SiO2+2CSi+2CO↑,故答案为:SiO2+2CSi+2CO↑;

(4)实验室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Al与氧化铁恰好完全反应,则n(Al):n(Fe2O3)=2:1,第一份中2Al~3H2↑,第二份中2Fe~2H2↑,

则m:n=3:2,故答案为:3: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X、Y、Z、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X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Z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已知由X和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XR2的燃烧热是1075kj/mol,试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由短周期元素,X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设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有8-x=x,x=4,则X为C元素,根据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R为S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应为O元素,根据X、Y、Z、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可知Y为N元素,T是Cl元素,

(1)X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电子式为,T是Cl元素,原子数序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应在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2)Z和T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AlCl3易水解生成Al(OH)3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

AlCl3+3H2OAl(OH)3+3HCl↑,故答案为:AlCl3+3H2OAl(OH)3+3HCl↑;

(3)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为NH3,NH3与H2O2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应生成N2和H2O,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H2O+3H2O2=N2↑+8H2O,

故答案为:2NH3•H2O+3H2O2=N2↑+8H2O;

(4)由X和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为CS2,根据燃烧热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2(l)+3O2(g)=CO2(g)+2SO2(g)△H=-1075kJ/mol,

故答案为:CS2(l)+3O2(g)=CO2(g)+2SO2(g)△H=-1075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Y和Z2Y2.X与Y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请回答: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X、Z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______.

(3)由W与X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甲,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甲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填序号).

①与氢气反应  ②与氧气反应  ③与水反应      ④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4)W、X、Y组成的有机酸乙(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与W、X、Y、Z组成的无机物丙(相对分子质量为84,受热易分解)反应放出有气体产生,写出乙溶液与丙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判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不大于18;W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W是氢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如果该元素的最外层是M层,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最外层30个电子,不符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则,故错误,所以最外层是L层,L层上电子是K层的3倍,所以Y是氧元素;X与Y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所以X是碳元素;Y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Y和Z2Y2,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的短周期元素是钠,所以Z是钠元素.

(1)根据以上分析知,E是钠元素,钠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所以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 第Ⅰ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

(2)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Na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X、Z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4,

故答案为:1:4;

(3)由H与C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甲,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甲为乙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具备烯烃的性质,

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②乙烯能燃烧,所以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④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所以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故选①②③④;

(4)W、X、Y组成的有机酸乙(相对分子质量为60),所以乙是乙酸;W、X、Y、Z组成的无机物丙(相对分子质量为84,受热易分解)反应放出有气体产生,所以丙是碳酸氢钠,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所以乙酸能和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HCO3-═CH3COO-+CO2↑+H2O,

故答案为:CH3COOH+HCO3-═CH3COO-+CO2↑+H2O.

下一知识点 :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大小规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