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 分

如图甲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图象,图中R0表示该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若用该电阻与电池(电动势为E、内阻为r)、理想电流表A、滑动变阻器R′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A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共6分)

19.根据图甲,温度为t(t>0℃)时电阻R的大小为__________

20.在标识“金属电阻温度计”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用E、R0、R′(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k等物理量表示待测温度t与电流I的关系式t=__________

21.如果某次测量时,指针正好指在在温度刻度的10℃到20℃的正中央,则测量值____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R0+k t

解析

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根据数学知识得:电阻R的大小为:R=R0+kt.

考查方向

图像法

解题思路

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根据数学知识得到电阻R的大小.

易错点

关键根据图象找到纵轴R与横轴t的函数表达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t=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又有:R=R0+kt

联立得:

考查方向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到电流I与R、E、R′、r的关系式,将(1)中R与t的关系代入,即可得到温度t与电流I的关系式.

易错点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把R代入推导出t的表达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小于

解析

由前两问可以看出,t与I是非线性关系,与欧姆表类似,温度t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疏,则知若指针正好指在在温度刻度的10℃到20℃的正中央,则测量值小于15℃.

考查方向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温度刻度是否均及疏密情况,确定测量值与15℃的大小关系.

易错点

关键从表达式得出t与I是非线性关系,与欧姆表类似,根据相关规律解答.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Her father was a quiet man with {{U}}graceful{{/U}} manners.

A.polite
B.similar
C.usual
D.ba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划线词为形容词,意思是“典雅的,文雅的”,与A项polite(礼貌的,有教养的)意思相近,又如:He's always so polite to people.他对人总是非常有礼貌。B项意为“相似的”,例:My view is similar to yours.我的看法与你的相似。C项意为“通常的”,例:It's usual to have a holiday in summer.夏天休假是惯例。D项意为“不好的”,例:Reading in a dim light is bad for the eyes.在暗淡的光线下看书有损视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某热敏电阻R1的伏安特性。A.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为0.6 Ω)B.电压表V(量程3.0 V,内阻约2 kΩ)C.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 Ω)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 Ω)E.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较小)F.电键、导线若干

 

24.要求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①请补充完成图甲中实物间的连线,②其中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写器材前面的代号)

25.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UI 图线如图甲中曲线Ⅰ,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阻 R2UI 图线如图乙中曲线Ⅱ。用上述电流表和热敏电阻R1R2测量某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采用的电路如图丙,将单刀双掷开关接通“1”,通过R1的电流如图丁,测得R1的电流为         A,将单刀双掷开关接通“2”时测得R2的电流为0.60 A,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如图  (2分)②C(2分)

解析

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C;根据实验原理图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考查方向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解题思路

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根据原理图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

易错点

本题要求描绘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所以变阻器要接成分压器的形式,为了调节方便要选择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 0.40±0.01(2分),3.0~3.3(2分),2.9~3.5(2分)

解析

电流表量程为0.6A,则最小分度为0.02A,故读数为0.40A;由图I可知,电压为1.6V;当开关接2时,电流为0.6A,由图II可知,电压为0.9V;

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1.6=E-0.4r;

0.9=E-0.6r

联立解得:E=3.0V;r=3.5Ω;

考查方向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解题思路

根据实验数据,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动势与内阻.

易错点

本题关键是利用图象读出相应的电压与电流值,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9.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介质板进入电容器的长度x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C0为电介质没有插入电容器时的电容。为判断被测物体是否发生微小移动,将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电源、电流表、开关组成串联回路(图中未画出)。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如图1 所示。电路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B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C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当电介质插入极板间的深度发生变化时,则电容器电容发生变化,根据Q=CU可知,电容器极板上的电量发生变化,会有电流通过电容器.所以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故A正确;

B、电容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所以若电源为交流电源,则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所以不能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故B错误;

C、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但没有说明电流的方向,所以不能判断出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故C错误;

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可能是电路中的电动势发生了变化,物体不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故D错误;

考查方向

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电容

解题思路

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通过电容器的组成因素发生变化时,从而得出电容的大小变化;再根据电容器是否处于充放电状态,以及电容器具有有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进行分析.

易错点

本题关键是找出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根据Q=CU公式,判断极板上电量的变化来判断出电容器是充电,还是放电,结合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的特点,最后判断出物体的可能运动情况.

知识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传感器的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7.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介质板进入电容器的长度x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C0为电介质没有插入电容器时的电容。为判断被测物体是否发生微小移动,将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电源、电流表、开关组成串联回路(图中未画出)。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如图1 所示。电路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B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

C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根据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当电介质插入极板间的深度发生变化时,则电容器电容发生变化,根据Q=CU可知,电容器极板上的电量发生变化,会有电流通过电容器.所以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故A正确;

B、电容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所以若电源为交流电源,则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所以不能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故B错误;

C、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但没有说明电流的方向,所以不能判断出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故C错误;

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可能是电路中的电动势发生了变化,物体不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故D错误;

考查方向

电容; 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题思路

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当电容器的组成因素发生变化时从而确定电容的大小变化及掌握电容器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

易错点

本题关键是通过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确定出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情况,掌握Q=CU公式,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传感器的应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6 分

22.某同学为了测量金属热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R0为电阻箱,Rx为金属热电阻,电压表可看做理想电表,电源使用的是稳压学生电源,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记录当前温度t                                        

③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1闭合,记录电压表读数U,电阻箱阻值R1                     

 ④将单刀双掷开关S与2闭合,调节变阻箱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记录电阻箱阻值R2                                  

 ⑤改变温度,重复② ~ ④的步骤

                              

(1)则该金属热电阻在某一温度下的阻值表达式为:Rx = __________,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其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2)若调节电阻箱阻值,使R0 = 120 Ω,则可判断,当环境温度为__________时,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

正确答案

(1)  (2)20℃

解析

(1)当开关接S1时有:;当开关接S2时有:,所以有,得

(2)当电阻箱阻值为定值120 Ω时,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看成是电源的内阻,这时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就是电源的输出功率,当外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RxR0=120Ω,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根据图像得R=t+20,即当温度t=20℃时,Rx=120Ω,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

考查方向

1、考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考查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测量未知电阻的方法及计算。

3、考查最大输出功率时的条件:电源内阻等于外电阻r内=R外,及等效电源的运用。

解题思路

1、首先分析电路图,当开关接S1时,根据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有:;当开关接S2时有:,再联立即课求得Rx的值。

2、把电阻箱的阻值看成是电源的内阻,根据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的条件:得出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即Rx的功率最大,再根据图像读出温度。

易错点

1、对待测电阻的阻值的计算不清楚。

2、不能将变阻箱的电阻等效为电源内阻,根据电源的输出功率等效计算待测电阻的最大功率时的条件。

知识点

传感器的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0.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随着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测量汽车尾气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超标。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V和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情况可能为

AV示数变小,A示数变大

BV示数变大,A示数变小

CV示数变小,A示数变小

DV示数变大,A示数变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则A示数变大.

由欧姆定律知R的电压变大,则电压表V变大.故D正确.

考查方向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分析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的变化,从而分析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分析V示数的变化.

易错点

明确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与一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相当于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

知识点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传感器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众所周知,信息是有价值的,与信息的价值有关的是( )。  Ⅰ.准确性  Ⅱ.及时性  Ⅲ.完整性  Ⅳ.可靠性

A. Ⅰ和Ⅱ
B. Ⅱ和Ⅳ
C. Ⅰ、Ⅱ和Ⅲ
D. 全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某同学利用满偏电流为500μA的电流表、热敏电阻  等制作电子温度计。

                

.制作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出该电流表G的内阻Rg,所用的电路如图甲,主要步骤是:①接通开关S1,调节变阻器R1,使G指针偏转到满刻度;②保持R1不变,再接通开关S2,调节电阻箱R2,使G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读出此时R2的阻值为299.0Ω,可认为Rg=R2。实验时,图甲电路中的变阻器Rl和电源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A变阻器(0~200Ω)      B变阻器(0~20kΩ)C电源(1.5V,内阻不计)  D电源(9V,内阻不计)

(1)为了使测量Rg尽量精确,R1应选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温度在0~30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为Rt=200+50t(Ω),把这个热敏电阻、标准定值电阻、电池、开关与电流表G串联起来,电路如图乙,电流表G的表盘如图丙。用该热敏电阻作探头,将G表盘上的电流刻度值改成对应的温度值,就制作成简单的电子温度计。已知电池的电动势E=1.5V,内阻r=1.0Ω,标准定值电阻的阻值R0=2500Ω,根据(l)中测得的Rg值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G表盘上500μA刻度处对应的温度刻度值是0℃,300μA刻度处对应的温度刻度值是_______℃。

(3)由于用图甲电路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Rg在原理上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因而制作的电子温度计在测量温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3.制作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出该电流表G的内阻Rg,所用的电路如图甲,主要步骤是:①接通开关S1,调节变阻器R1,使G指针偏转到满刻度;②保持R1不变,再接通开关S2,调节电阻箱R2,使G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读出此时R2的阻值为299.0Ω,可认为Rg=R2。实验时,图甲电路中的变阻器Rl和电源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A变阻器(0~200Ω)       B变阻器(0~20kΩ)C电源(1.5V,内阻不计)  D电源(9V,内阻不计)

(1)为了使测量Rg尽量精确,R1应选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温度在0~30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阻值Rt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为Rt=200+50t(Ω),把这个热敏电阻、标准定值电阻、电池、开关与电流表G串联起来,电路如图乙,电流表G的表盘如图丙。用该热敏电阻作探头,将G表盘上的电流刻度值改成对应的温度值,就制作成简单的电子温度计。已知电池的电动势E=1.5V,内阻r=1.0Ω,标准定值电阻的阻值R0=2500Ω,根据(l)中测得的Rg值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G表盘上500μA刻度处对应的温度刻度值是0℃,300μA刻度处对应的温度刻度值是_______℃。

(3)由于用图甲电路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Rg在原理上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因而制作的电子温度计在测量温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1、考查测电流表内阻。2、考查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问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如图所示a、b间接入正弦交流电,理想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灾报警系统原理图,R2为热敏电阻,随着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小,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当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的示数减小,A2的示数增大                                                                                                              B.V1的示数不变,A1的示数减小

BV2的示数减小,A1的示数增大

CV2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减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的电阻减小,导致电路的总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将会增加,A1测量的是原线圈中的总的电流,由于副线圈的电流增大了,所以原线圈的电流A1示数也要增加;由于电源的电压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也不变,所以V1的示数不变,由于副线圈中电流增大,R3的电压变大,所以V2的示数要减小,即R1的电压也要减小,所以V2的示数要减小,所以A2也应减小.

考查方向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解题思路

与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R2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再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原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

易错点

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

知识点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传感器的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0.图示为一种应用逻辑电路制作的简易走道灯的电路图,虚线框内的C是一门电路,R0R1中有一个是定值电阻,另一个是光敏电阻(受光照时阻值减小),R2是定值电阻。当走道里光线较暗或将手动开关S接通时灯泡L都会点亮,则电路中(       )

AC是“或门”,R0是光敏电阻

BC是“或门”,R1是光敏电阻

CC是“与门”,R0是光敏电阻

DC是“与门”,R1是光敏电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电路设计要求,当光线暗或者手动接触开关,灯都应该发光,所以C处应该为或门,排除CD。如果R1为光敏电阻,当光线暗时,R1电阻很大,所以B处电势较低,则不满足光线暗时可以发光的条件,所以B错,A对。

考查方向

简单的逻辑电路

解题思路

知道与或非门逻辑电路的工作特点

易错点

对于门电路要清楚其原理及功能,并且通过分析题意才能找出正确的对应关系

知识点

简单的逻辑电路传感器的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9.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将按指数规律迅速减小。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是一个应用“非”门构成的一个简易火警报警电路,则图中X框,Y框中应是 (   )

AX为热敏电阻,Y为定值电阻

BX为热敏电阻,Y为开关

CX为定值电阻,Y为热敏电阻

DX和Y均为热敏电阻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D点接地,电势为0.当温度较低时,由于Y的电阻非常大,A点的电势接近5V,非门的输入端为高电势,因此非门的输出端为低电势,蜂呜器两端没有电压,蜂鸣器不报警.当火警发生时,温度升高导致Y的阻值变得很小,从而使输入端A点的电势接近0,非门输出端为高电势,这样蜂鸣器两端获得一个能发声的工作电压,蜂鸣器就会发出声音报警.所以Y为热敏电阻,X为定值电阻,用来调节报警器的灵敏度.故C正确;

考查方向

简单的逻辑电路

解题思路

门电路可以看作是一种条件开关.它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只有当输入信号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门才开启,信号才能通过.条件得不到满足,门就关闭,信号就不能通过.换句话说,门电路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同的门电路,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同.

易错点

考查热敏电阻的特点与常见的逻辑电路,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理解三种逻辑电路的基本逻辑关系是重点

知识点

传感器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9 分

(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技术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题22图1所示,A、B、C、D是本次排练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表示)

(2)在探究小灯泡的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I,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直流电源的滑动变阻器、电键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表开始变化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 接法(“分压”或“限流”)

②某同学已连接如题22图2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析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 的伏安特性曲线如题22图3中Ⅰ和Ⅱ所示,然后将灯泡L1、L2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均衡定)连成题22图4所示电路。多次测量后得到通过l1和l2的电流平均值分别为0.30A和0.60A.

a在题22图3中画出电池组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曲线。

b由该曲线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_Ω(取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①0.02s       ②2.5 m/s      ③

(2)①分压       

②a.电键不应闭合,应处于断开状态   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位置不当,应将其置于b端       ③ 4.6V   2.7Ω

解析

(1)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m/s

③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以aT2均匀增大,有

,所以

(2)①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0到额定电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解法。

②在连接线路时必须将每个开关断开,而图中是闭合的这是第一个错误。连好线路后在闭合开关前需要将限流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将分压滑动变阻器调到输出为0端,在图中是b端,以保护电源和电表。

③描绘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外电阻变化测定对应的多组路端电压和电流,本实验中用两个小灯泡来改变外电阻获得两组电流值,然后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的电压,用两个坐标点描绘图像。为描绘准确可以先进行理论计算,首先查出两坐标为(0.30A,3.8V)和(0.60A,3.0V),则内阻为Ω,电动势为 V,然后作出准确图像如图。

知识点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 5 分

(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d,其示数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则金属丝长度l=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d=________mm。他还用多用电表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测出了它的阻值,测量时选用“×1”欧姆挡,示数如图3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R=________Ω。

(2)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

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图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出,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40.25±0.01;0.227±0.002;9  

(2)0.24;0.80

解析

(1)毫米刻度尺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即40.25c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0.0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2.5=0.225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0.0mm+0.225mm=0.225mm. 欧姆表表盘读数为9Ω,由于选择的是“×1”倍率,故待测电阻的阻值是9Ω。

(2)vC=24.05 cm/s≈0.24 m/s.

a=≈0.80 m/s2.

知识点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11.(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题11-1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

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

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

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试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3……,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题11-2图所示.

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得到什么结论?

正确答案

(1)CD

(2)39.0

(3)逐渐增大到39.8 cm/ s     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

(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实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