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镇城市功能分区中,甲、乙、丙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功能区布局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该功能区这样布局,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完善该城镇交通网,迫切需要新增________通道。

(4)该城镇规划建设中,需要防范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

(1)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2)在城镇边缘布局 沿公路、河流布局 保护城区环境 节约成本 

(3)过江(河) 

(4)洪涝 滑坡 泥石流

从图中甲乙丙的位置可知甲为商业区,乙为住宅区,丙为工业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并且沿河流和公路布局。为完善该镇交通网,应建设过江通道。该城镇位于我国东部低山丘陵区,应防范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和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沿A——B的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是________图

小题2:假如你是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择一处建造高级住宅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块是__________,并简要说明你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

正确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靠近文化区;位于山脚,风景优美;在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方向;环境较好,污染少等

小题3:该城市目前老年人和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30年后,该城市处于老龄化阶段,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

本题考查城市的发展。

小题1: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逐渐向外递减;并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地租较高;故B图符合。

小题2:影响高级住宅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环境、交通、文化等。

小题3:根据右图的人口年龄结构:目前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而少年儿童的比重低,故30年后,则老年人口比重大,即老龄化严重,且青壮年人口比重小,则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城乡规划】读某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市1950年城市空间形态为   。从1980年建成区范围看,城市主要向   (方向)扩展,主要原因是   。(3分)

(2)A、B两地,   更适合建立高新技术区,其理由是   。(5分)

(3)试评价图中商业圈布局的区位条件。   (2分)

正确答案

(1)集中团块型(1分)   向西向北(1分) 城市沿铁路向西、向北延伸(1分)

(2)A(1分)  邻近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技术水平高; 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 邻近公园,环境优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大气污染小。(4分)

(3)邻近火车站,客流量比较大;铁轨占用地面,阻隔商业圈发展(2分)

试题分析:

(1)城市发展的方向主要是烟铁路向西向北延伸。

(2)影响高新技术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技术水平,便利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

(3)影响商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客流量,图中商业区临近火车站,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是铁轨限制了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东南地区某地象山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县内某地为探究对象,开展学习活动。下面两幅图是小组搜集到的该区域20年间的变化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你是小组成员,请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示信息看,20年间该区域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析此变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形成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林,河流发育,水量较大等。

(2)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点增多,规模扩大;加强了该区域和外界的联系,促进了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了区域城市化进程。

(3)受地形的影响,聚落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中的沿河两岸。随着公路、铁路的兴建,聚落沿交通线延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8分)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试题分析:

(1)从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位置和制造业就业比重在0~5%(比重偏低)来分析,甲地应为商业区。

(2)从上海市的地理位置,结合上海市的经济地位、交通条件、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3)从材料中可知,上海向安徽转移一部分制造业,再结合劳动力价格、能源、原材料等方面分析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考点:城市的功能分区;工业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