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 共303题
下图展示一城市由1930年1992年的发展情况。A为低级住宅区;B为中级住宅区;C为高级住宅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促进该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
(2)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 。
(3) C为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原因有 。
(4) D为该城市的 区,原因是① ② 。
(5) 图中已有的工业区日趋老化,很多厂房不能容纳新式机械,再加上该地还有不少环境问题,因此,政府建议把部分工厂迁往X地。(注:下面两个问题任选其一作答,如若两个都回答,只给一个问题的分数)
① 假若你是政府部门首长,为了使市民相信在X地发展新式工业较为有利,你会用什么理由说服市民?(3分)(至少答出三点)
。
② 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主,不愿把工厂搬迁,为了使政府相信X地并不比现有的工业区好,你会用什么论据说服政府?(3分) (至少答出三点)
。
正确答案
(1)交通;城市化
(2)占用耕地良田;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3)远离工业区和发电厂,环境质量好;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海滨,环境优美(任答一点给1分)
(4)中心商务区(1分)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以接近最大消费人群(2分)
(5)①老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1分),用地紧张(1分)地价较高(1分);X地有新建公路,交通便利,(1分) 环境清洁(1分)。
②、X地远离河流和铁路线(1分),仅靠公路满足不了工业生产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且工业用水紧张(1分),同时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对下风向的新市镇有污染(1分)。
略
下图为“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示意图”,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河流湍急,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甲市河流向____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_____和______伸展。(3分)
(2)简要评价甲市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4分)
(3)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3分)
(4)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下列____、__、__等工厂。(填序号)(3分)①硫酸厂 ②建材厂 食品厂 ⑤水泥厂
正确答案
(1)东南 河流 铁路线(3分)
(2)有利: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
不利:受地形限制,平地少。(4分)
(3)钢铁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雾。(3分)
(4)① ② ⑤(3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示西北部1200米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所以甲市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河流和铁路线发展。
(2)甲市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但是甲市位于山谷中,受地形限制,平地少,不利于工业发展。
(3)甲地位于山谷中,钢铁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雾。所以容易形成酸雨危害。
(4)该地发展钢铁工业排放的废气中有二氧化硫气候,可以回收作为硫酸厂的原料,①对。钢铁厂的固体废弃物,可以作为建材厂的原料,②对。炼焦厂的煤渣可以作为水泥厂的原料,⑤对。汽车厂用的是钢铁厂的产品,不是废弃物,③错。食品厂是配套产业,与钢铁厂废弃物无关,④错。
图是“太湖平原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 因素的影响。(3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 ,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2分)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 。(2分)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 。(2分)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条件: 、 、 。(3分)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2分)
正确答案
略
(9分)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值a>b>c),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 的影响,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 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P点地租 (高于、低于)b值,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3)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用“##”在适当的位置添加绿化带。
(4)该城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市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1城镇应发展 ,2城镇应发展 ,这样布局的理由是 。
正确答案
(1)距市中心远近 商业
(2)高于 可能是由于该地位于交通干线与城市环行道路交汇的地方或者是该地的知名度大或者附近有旅游胜地或者这里比周围环境更优美等。
(3)住宅 钢铁工业 西欧地区常年盛行西风,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郊且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深圳市,试分析深圳市发展的城市区位因素?
(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3)(任选其一回答)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的政策;地理区位优越(或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处沿海、或交通便利、或邻近港澳);国际产业转移;科技发达(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只要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2)B
(3)(任选其一作答)
a城市:环境污染;制定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物排放或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立体交通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b乡村:进城打工;增加农产品销售量;改变生活方式;更新观念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4分)
试题分析:
(1)深圳市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对内对外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来,享受优惠的特区政策,国际环境恰逢国际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后期科技发达,促进了深圳市的迅速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享受优惠的开放政策,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多的就业机会,经济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吸引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经商,所以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3)城市化过程中带来诸多的问题如土地紧张,地租上涨(应该合理规划),住房紧张(控制人口规模,合理加快住房建设),环境污染(制定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物排放),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立体交通)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城市化进程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可以进城打工增加收入,城市化进程发展,扩大了农产品市场,增加农产品销售量,城市化也影响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观念的更新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