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 共303题
根据所学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知识,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这一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城市内____________的影响。
2.甲、乙两图中的市中心是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2.商业 有多条道路穿过,交通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3.虽然位于市中心附近,但远离主要公路,通达度较低,因而地租较低,会出现住宅区
考查学生对城市几种功能用地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读图、用图的能力。由于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因而甲、乙两图的市中心均为商业区;在乙图的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交通通达度较差,地租较低。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1980年和2009年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比较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试评价1980年钢铁机械工业区的区位。
(2)为预防或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城市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图中信息,城市化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4)2009年,行政文教区C以北的广大区域(B区周围)最有可能成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铁路运输条件较好;位于铁矿区附近;冬季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
(2)加强道路建设,修建高速公路;建设中央广场和森林公园;建设居民小区,将重污染工业迁向西南郊区。
(3)菜地和饲养厂的规模扩大,并布置于交通便利的地区
(4)A
本题综合考查了工业、农业、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因素和城市化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年,由于铁路运输条件较好;位于铁矿区附近;所以钢铁机械工业区布局在A处,但是由于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所以冬季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
从2009年的城市布局可以看出,该城市采取的措施有加强道路建设,修建高速公路;建设中央广场和森林公园;建设居民小区,将重污染工业迁向西南郊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菜地和饲养厂的规模扩大了,并布置在了交通便利的地区。
高级住宅区一般与文化区相联系。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个化工小区,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
(4)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请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
正确答案
(1)Q地位于河流入海口,不易建设海港的原因主要是水域条件(海水较浅)受到限制,通航和停泊条件不理想;且河流携带的泥沙可能造成航道淤塞。P地水域条件优越,等深线密集,海水深;且P地目前为非城市用地,海港建设费用较低。
(2)D D地海陆交通便利,原料和产品运输方便;D地对城区污染少,远离市中心区,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且对城市水源地没有影响。
(3)城市地租是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说明该地地租偏高,影响因素主要是交通运输。
(4)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说明早期城市是沿河流分布的,城市形态可能是条带式或放射状。
考查城市的区位。
作为港口的选择既要考虑陆域条件,也要考虑水域条件。要选择在等深线密集的地方,且还要少占好地。
化工区有污染,要布局在远离市中心区,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且对城市水源地没有影响的地方。
由于受到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城市地租是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
由于受到河流的影响,城市的形态一般为条带式或放射状。
(8分)读“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火电厂造成的污染主要有 污染
和 污染。(2分)
(2)在①、③、④、⑤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 区。在④、⑤两区中,最有可能发展成高级住宅是 区。(2分)
(3)图中①②③④四区中宜建设钢铁厂的是 ,理由是(4分):
正确答案
(1)①大气污染 (1分) ②固体废弃物污染(1分)
(2)①(1分) ④(1分)
(3)②(1分)①接近原料产地;(1分)②位于河流下游;(1分)③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外,对城市居民影响少。(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的风向,该地是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所以火电厂对城镇的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 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在①、③、④、⑤四区中,①位于城镇的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高,所以地价最高。③、④、⑤的交通通达度较低,位于城镇边缘,地价较低。④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临近风景区和高技术区,环境质量好。最可能发展成高级住宅区。⑤距离河流较远,离风景区较远,受铁路噪音影响大,可能性小。
(3)钢铁厂有大气污染,②地附近有铁矿,接近原料产地。位于河流下游,对市区污染少。位于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外,对城市居民影响少。所以②地适宜建钢铁厂。①、③、④处距离原料地远,加重运输负担。对城区有大气污染,不适宜建设钢铁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说出图中城镇早期形成的主导因素和促进该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2)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市政府计划将在R地块建一新工业区,该工业区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8分)
正确答案
(1)主导因素:位于河流交汇处(2分,合理可酌情给分)。区位条件:铝矿资源的开发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4分)
(2)合理。(2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在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处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污染城市空气(6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图中城镇位于河流交汇处,人流、物流较多,是形成城镇的主要因素。图中山区铝土资源丰富,铝矿资源的开发和铁路的修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促进该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2)读图分析,R地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附近有河流,水源丰富。R地在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无法判断风向,所以总体来说,布局是合理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