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 共303题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下图是浙江省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请你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并判断该城镇的空间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A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上图比较分析A城市往a、b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在B、C、D三处规划水泥厂、印染厂、大学城。你会选择在哪一处建大学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城两部丘陵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明矾矿,该小组在附近的矿区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采矿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请你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露天矿开采对矿区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沿公路干线分布,平原多于山区。属于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形态。
(2)往a方向发展改造河滩沙地,不占用农田;靠近河流,用水便利。b方向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土地开阔,发展余地大。
(3)选择在B处。位于城市冬季风的上风向,位于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环境质量较好。
(4)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体污染;造成粉尘等大气污染;带来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图中L和S沿线植被带的变化差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东北部河流流向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该地的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L沿线以高寒草原为主,植被单一;S沿线由东南向西北,植被由常绿阔叶林逐渐过渡至温带草原,变化复杂。L线地处高原,气候高寒、热量缺乏、地形平坦、气候单一,植被变化少;S线地处湿热河谷向高原过渡地区,地形起伏大、东南部热量充沛,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植被变化复杂。
(2)东北部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原因:东北部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沿山麓沟谷发育由西北流向东南。
(3)沿河谷分布。原因: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宁波鄞江的上游樟溪流在到达鄞江镇后,就呈一个"丫"字状形式分为两岔,一支流入鄞江,一支流入南塘河。鄞江是"江",而南塘河是"河"。南塘河水流经鄞西,既灌溉了这里的农业,又成了宁波市的饮用水源。
材料二:它山堰位于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是用条石砌筑的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滚水坝。堰顶长42丈,用80块半条石板砌筑而成。堰身中空,用大木梁作支架。据记载,堰的设计可做到"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南塘河),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它山堰灌渠示意如下图所示:
(1)宁波已被列入全国性的缺水城市之一,成为丰水地带的缺水型城市。试分析宁波缺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鄞县,许多村镇名称大多带有堰、埭、锲、塘、墩、桥、汇、江、港、浦等历史痕迹。据此推断当地村落形态多呈______状,试分析当地聚落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山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位于四川省与它山堰建设理念相似的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宁波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节性缺水严重;河流短小,河川径流量有限;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城市生产、生活污水造成了水污染,水质不断下降。(合理即可)
(2)线(带);主导因素为河流。原因:南方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和供水条件。
(3)排涝、灌溉;都江堰
下图为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示意图。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湿润多雾,河流湍急,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市河流向__________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__________和__________伸展。
(2)简要评价甲市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厂。
正确答案
(1)东南;河流;铁路线
(2)有利:附近有煤铁资源;水源丰富;铁路交通便利(答交通便利或水运便利不得分)。
不利:受地形限制,平地少。
(3)钢铁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河谷地带,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雾。
(4)硫酸厂、建材厂、水泥厂(任答1点)
读2010年12月1日欧洲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1)和甲国某城镇规划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城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其成因是此时A城天气状况可能是__________。
(2)甲国农业主要为畜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图2中该城镇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城镇向北扩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D、E两处选建一化工厂,你认为较合适的是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天气晴朗,较温暖,风力较小
(2)市场;气候
(3)河流;交通条件的变化(铁路的修建)
(4)D;位于该镇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和河流下游,不会给居住区的大气和水带来污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