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 共303题
下图是某个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计划在A处建印染厂,是否合理?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若从A、B、C、D、E五处中选建自来水厂和钢铁厂,则自来水厂最适合建在____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钢铁厂最适合建在________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1)合理,污水排放量大,需接近河流下游
(2)C,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清洁,水质好。
D,钢铁厂位于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活环境;该地附近有铁矿,且铁路交通便利。
略
下图中Ⅰ—Ⅱ—Ⅲ是某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商业用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2分)
(2)假如阶段Ⅲ中甲、乙是住宅区分化的结果,则甲、乙两地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 ,
属于中高级住宅区的是 , 简述判断理由。(4分)
(3)指出生产用地在Ⅱ—Ⅲ阶段变化的主要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早期(Ⅱ阶段)只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晚期(Ⅲ阶段)不仅城市几何中心有,在交通干线交汇处也有了新的商业中心。(2分)
(2)甲,乙(2分)甲与工业区相邻,乙位于高地且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2分)
(3)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分)原因:随着城市发展地价上涨,而市区外缘地价较低;对市区环境污染小;便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任答两点得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要看清楚图中商业用地、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的图例,注意辨别商业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及范围的变化。由图可知商业用地早期(Ⅱ阶段)只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在晚期(Ⅲ阶段)不仅城市几何中心有,而且在环路与交通干线交汇处也有了新的次级商业中心。
(2)注意图中生活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相互关系及其图中风向玫瑰图中最大、最小风频的辨别。由图可以推断甲与多处生产用地相邻,说明工业企业数量多,环境质量差,应属于低级住宅区分布;乙处附近没有生产用地说明基本没有工业企业,而且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由此可知该处地势较高,由风向玫瑰图可知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所以乙地空气质量好,环境质量优美适宜于中高级住宅区分布。
(3)仔细观察图中工业用地的位置变化和占地面积多少的变化,从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等方面分析原因。由图可以看出生产用地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随着城市发展,工业用地的增多,工业布局在市区外缘对市区环境污染小,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市内地价上涨,而市区外缘地价较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便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
读“某大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中①地功能区最有可能为 区。(1分)
(2)图中工业区与城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其作用是 。(1分)
(3)若在P、Q、R三点中选一处建设大型商业批发中心,最适合的地点是 处。理由是 、 (3分)
(4)该市政府提出了加快②地卫星城的建设,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影响?(2分)
正确答案
(1)商业(中心商务)(1分)
(2)减轻工业生产对城市居民的干扰和污染,保护城市环境。(1分)
(3)P地(1分) 地价低 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城郊高速路边,交通通达度好)(2分)
(4)分散中心城市人口和工业;分散中心城市职能;加速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任两点给2分)
试题分析:
(1)图中①为市中心,且交通通达度好,故为商业区。
(2)防护带的作用是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城市污染,保护城市环境。
(3)P地与其他两地相比,位于近郊,土地租金低,有公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4)卫星城可以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市中心城市人口压力,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2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4分)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
(1)文教(1分) 住宅(1分)
(2)① (1分)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分);城市外围,地价低(1分)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2分);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一:东北部(1分)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2分)
二:西南部(1分) 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2分)
试题分析:
(1)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例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是住宅用地。
(2)大型批发市场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①在城市边缘,占地面积广,地价低;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化学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图示化学园区在城市东北方,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选其一答,要阐述好处的理由。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原有的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西南部:地势较高,在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1分)
(2) 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风。(1分)
(3) 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 ____厂(1分),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4分)。
(4) 图中B、C两地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________地(1分),其布局符合________最优原则(1分)。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 (2分)。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1分),理由是_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1)B(1分)
(2)偏南风(或东南风、西南风和南风)(1分)
(3)钢铁(1分)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下风区的郊区(每点1分,共4分)
(4)B 交通最优 交通便利;地租较低。(4分)
(5)D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可知工业区一般布局在地租较低的城市边缘地区,由图可知在B—C—D一线,B处是工业区,位于城市的边缘地租应当最低,由B到C,距市中心越来越近,地租逐渐增加,到达C处,有交通干线交汇,地租最高,然后由C到D再次逐渐降低,由于D处靠近风景区,此处地租应当比B处高,故应该选择B项。
(2)工业区往往有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般布局在城市边缘地区,而且在河流的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由题干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由图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大部分布局在城市的北部,所以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偏南风(或东南风、西南风和南风)。
(3)由图可知该城市有煤、铁资源,A地靠近铁矿产地,有铁路与煤矿产地相通,交通运输便利;而且A地近河流的下游地区,水源丰富;从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角度,位于城市下风区的郊区有利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所以A地适合建设钢铁厂。
(4)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属于商业网点,商业网点的布局有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C处位于市中心附近,地租高,不适合建设;B处位于城市边缘地区,地租较低;而且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所以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B处。
(5)高级住宅区的居民一般经济收入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高。通过读图观察比较A、D两地的周边环境可知,A地居民区靠近工业区,环境质量差,不可能是高级住宅区;D处居民区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而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高,应当是高级住宅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