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变化
- 共303题
下图是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①~⑦区域中,高级住宅区应该是_____ 。(1分)请说明理由(3分)
(2)近年来,新市区的发展速度加快,请你对市郊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可从土地利用、环境、农业结构等方面分析)(3分)
(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计划老市区部分工厂搬迁,将A区发展成新工业区。请你运用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A区。(3分)
正确答案
(1)⑤ (1分) 理由:地处盛行风上风地带,环境质量好;临海,景色优美;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远离工业区(3分)
(2)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乳畜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建立观光生态农业园区等(3分)
(3)原工业区土地紧张,地价高,交通拥挤,环境恶化或A区土地面积较大,地价较低,交通便利(3分)
(1)本题考查住宅区的分化。根据图示:⑤地地处盛行风上风地带,环境质量好;临海,景色优美;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远离工业区。所以形成高级住宅区。
(2)本题考查城郊农业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应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乳畜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建立观光生态农业园区等。
(3)本题考查工业区的布局。原工业区土地紧张,地价高,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工业集中布局在A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该城市A为主城区,兼有B、C、D、E各城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2)某规划院为该城市未来发展做规划,要求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作为隔离带,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城市道路系统、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各类工业区,如图所示。请在下列规划内容中分别指出一项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多核心模式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市中心地租水平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住房越来越拥挤
(1)根据图示:城市A为主城区,兼有B、C、D、E各城区。所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多核心模式。多核心模式形成的原因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市中心地租水平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住房越来越拥挤。
(2)城区之间的联系需要便捷,城区E只有一条城市干道与A相连,交通不便。C为机械工业,结合图中风向判断位于城市上风向,容易造成城市大气污染;水厂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上游,水厂3位于C城下游,水质差。
读某城市略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如果在该城市配置自来水厂、钢铁厂、化工厂、服
装厂,应分别配置在A、B、C、D中的哪一点比较
合适。
①自来水厂应在 ▲ ,
服装厂应该在 ▲ 。(2分)
②钢铁厂应在 ▲ ,理由是 ▲ 。(2分)
③化工厂应在 ▲ ,理由是 ▲ 。(2分)
(2)若在该城市郊区甲、乙、丙三处规划花卉蔬菜园艺
区,最合理的是 ▲ 处,理由是 ▲ 。(2分)
正确答案
(8分)
(1)(6分)
①C(1分) B(1分)
②D(1分)接近煤铁产地,交通便利,盛行风向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1分)
③A(1分)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下游,盛行风向下风向(1分)
(2)乙(1分) 靠近河流,接近消费市场(1分)
略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有 , ,
等。(3分)
(2)在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
(3)飞机场的位置在图中A或B处选择,哪一处更合理,为什么?(3分)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4分)
正确答案
(1)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公路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教育水平高,科技进步。
(2)P 环境质量好,靠近旅游观光区;河流上游,水质好;上风地带,空气清晰
(3)B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位于远郊,地价便宜。
(4)可以减轻过城市过密的人口压力,缓解城市病现象。
产业合理布局,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略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 工业,属 指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
(1)炼铝;动力
优势区位:①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产地;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③临近公路,交通便利;④处在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B
(3) ①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②交通运输便利;③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试题分析:
(1)图中甲处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产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便利;处在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优先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即炼铝业最好。
(2)图中乙附近是居民区,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主要是接近消费市场 。
(3)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电子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要求人才知识集中、环境好,交通便利。丙地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 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