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施工招标条件与程序
- 共331题
自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口止,最短不得少于( )个工作日。
A.5
B.8
C.10
D.1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1Z206011掌握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程序和要求[解析] 招标人应当按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出售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自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资格预审程序中由业主自行或委托咨询公司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可以成立以( )为核心的资格预审文件起草工作小组。
A.业主
B.咨询公司
C.专业人员
D.专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1Z206011掌握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程序和要求[解析] 资格预审程序中由业主自行或委托咨询公司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可以成立以业主为核心,由咨询公司专业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资格预审文件起草工作小组。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与施工总承包模式在工作开展程序方面不同,具体体现在( )。
A.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可以不依颇完整的施工图
B.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招标与设计元关
C.工程实体不得由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化整为零,分别进行分包的发包
D.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建设周期
E.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每完成一部分施工图就可以分包招标一部分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暂无解析
招标投标过程中需要对现场进行考察,以了解现场情况。现场考察组织工作由( )。
A.招标人承担,费用由投标人承担
B.投标人承担,费用由招标人承担
C.招标人承担,费用由招标人承担
D.投标人承担,费用由投标人承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招标人在投标须知规定的时间组织投标人自费进行现场考察。设置此程序的目的是,一方面让投标人了解工程项目的现场情况、自然条件、施工条件以及周围环境条件,以便于编制投标书;另一方面也是要求投标人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确定投标的原则和策略,避免合同履行过程中投标人以不了解现场情况为理由推卸应承担的合同责任。
[背景材料]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开始招标,规定于某日上午9:00在某地点集合后,招标人组织现场踏勘,采用的组织程序如下:
(1)潜在投标人在规定的地点集合。上午9:00,招标人对已到场人员进行查核,逐一点名,发现有2个潜在投标人还没有到达集合地点。通过电话方式与这2个潜在投标人进行沟通之后确认他们大约10分钟可以到达,于是招标人征求已经到场的潜在投标人的意见后,将出发时间延长20分钟。
(2)组织潜在投标人前往项目现场。
(3)组织现场踏勘,招标人带领潜在投标人对现场进行踏勘,同时按照准备好的内容向大家进行介绍。其中1名潜在投标人在踏勘中发现有2个污水井,便询问招标人该污水井及相应管道是否需要保护。招标人明确告诉该投标人需要保护,因其为市政污水干管。其他潜在投标人就各自的疑问分别进行询问,招标人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澄清或说明。随后结束了现场踏勘。
(4)招标人针对潜在投标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书面澄清,在投标截止日期15日前发给了所有招标文件的收受人。
(5)现场踏勘结束后3日,有2个潜在投标人表示在上次现场踏勘过程中对有些内容未做仔细察看,希望允许其再次进入项目现场踏勘,同时也希望招标人就其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和解答。招标人对此表示同意,在规定的时间,这2个潜在投标人在招标人的组织下进行了第二次现场踏勘。
[问题]
第五步中,招标人组织投标人中的2个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的做法是否正确,法律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五步中,招标人组织投标人中的2个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的做法不正确,其违反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32条中“招标人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的规定。
解析
[解题思路点拨]
本案例考查了现场考察的相关程序和知识点。现场考察的目的是让潜在投标人进一步了解项目现场的施工条件,以便于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投标。招标人组织现场踏勘应邀请所有购买了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潜在投标人自主决定是否参加现场踏勘活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