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 共1941题
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与韩某签订营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1年,试用期1个月,每月15日发放工资。韩某3月10日上岗工作。甲公司与韩某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是( )。
A.2011年3月1日
B.2011年3月10日
C.2011年3月15日
D.2011年4月10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试题点评] 本题主要考核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和类型”知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正式施行。该法在总则中明确表示“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所以《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
A.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
C.经济关系
D.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总则中讲的“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反映的是人身关系,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中包含着必须给劳动者工资的财产关系。所以答案为D。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中,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 )。
A.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B.劳动者死亡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D.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1)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3)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 )。
A.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一方是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体经济组织,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B.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C.劳动合同当事人在职责上具有从属关系
D.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者完成再生产的过程
E.劳动合同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共同富裕的基础之上的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劳动合同自身具有的法律特征主要有:①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一方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或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②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③劳动合同当事人在职责上具有从属关系;④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者完成再生产的过程。
下列关于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上年度前六个月的工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0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法混合关系的是( )。
A.婚姻法律关系
B.购销法律关系
C.租赁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律,即为公法;而凡属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的法律即为私法。A、B、C属于私法范畴。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由劳动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其中既有公法范畴的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关系,又有涉及个人利益和一定自由选择权的私法范畴的法律关系。故本题选择D项。
卢某是某棉纺厂职工,在他与公司的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中规定,职工每月的最低工资是 400元。在合同期内,若出现以下何种情形,迫使卢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棉纺厂应当支付卢某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A.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卢某劳动的
B.每月无故低于400元向卢某发放工资的
C.要求卢某加班,但拒绝支付加班费的
D.长期无故拖欠卢某工资的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见《劳动法》第1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2000年8月,李江大学毕业后到一公司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李江向公司保证5年之内不离开公司,如调动则需支付公司违约金1万元,公司分配李江住房一套。3年后李江赴国外自费留学,答应公司学习后再回来,公司提出李江如果回来保证接收。现在李江提前解除合同,公司要求李江支付违约金,退出房屋。李江不同意,双方遂起纠纷。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李江无须支付违约金1万元,也无须退了房屋
B.李江无须支付违约金
C.李江应退出房屋,并支付违约金1万元
D.李江有权提前解除合同,不属于违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劳动法》第17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依此,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事人应当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本题正确答案为C。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C.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考点] 劳动合法
[解析]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2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第1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第14条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因此,ABCD四项均正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修改了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的保存方式是( )。
A.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B.由用人单位留存备查
C.由劳动者一方保存
D.由劳动行政部门保存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