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 共61题
2005年12月底,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由于在天然气价格等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差距,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切断了通往乌克兰的天然气。经过双方进一步的磋商讨论,俄、乌两国于2006年1月4日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俄罗斯恢复对乌克兰天然气的输送。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石油、天然气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B.按其性质两者属于非可再生的陆地矿产资源,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
C.世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俄罗斯的剩余可采储量排名世界第一
D.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加快能源多元化和石油进口多元化是解决石油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
(2)关于里海沿岸的国家及油气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B.里海沿岸国家的油气资源很丰富,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
C.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里海沿岸各石油大国中伊朗是其成员国
D.乌克兰位于里海北岸,能源资源极为缺乏,但一向有“粮仓”之称,粮食主要输出到俄罗斯
(3)俄乌天然气争端还牵涉到俄对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出口,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乌克兰位于欧盟与独联体的地理交叉点上,它的天然气运输系统是连接欧洲天然气主产区和消费区的重要枢纽,具有战略意义
B.用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不挥发,不外流,损耗小,但连续性差,不易管理
C.从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来看两国应努力睦邻友好伙伴关系
D.欧盟对于平衡多极世界格局、抑制单边主义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俄罗斯三大河流的中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B (2)D (3)B
(4)俄罗斯三大河流的中下游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广布沼泽,无法进行耕作。
该题考查的地理学科知识: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性质、储存、运输、分布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俄罗斯、乌克兰及中亚国家的位置及里海沿岸石油的意义。
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的制约,不具地带性分布规律。
了解“欧佩克”成立的原因、成员及宗旨。成员国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尼日利亚、卡塔尔、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乌克兰在黑海北岸,而且有丰富的煤。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________变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___________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
正确答案
弱;强;小;大;局部;全球;人地关系
区域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特征,把区域发展划分为区域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发展阶段的基本划分,知识性试题。
英国和日本的工业都具有明显的“临海型”特点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临海型”布局。英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地位突出,有“煤海”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日本和英国在工业布局方面的差异,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日本和英国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方面的差异。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在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这一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______________发展的结果。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1)A点以前;此时人口数量较少,人类经济活动规模小,索取的自然资源和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都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单纯地把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B点以后 ;协调
(4)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